幾年前,筆者剛從全職工作退下。一位我敬佩的朋友到訪悉尼,筆者告訴他:「我將要退休了!」他立即問我:「有沒有找到一位要扶掖的後輩?」當時我心裡的反應是:「我是誰?可作人的師傅嗎?」
勉導後輩
後來我學曉英文Mentor很貼切的翻譯「勉導」,原來我不是要作人的師傅,乃是將多年從神所領受的引導、扶持和恩典,像管道一般輸送給後進。我恍然大悟,退休只是崗位的轉換,要走的路尚遠。
現代人的壽命較長,假如身心靈健康良好,工作至70,甚至80歲也不足為奇,要看本身的情況而定。可是,工作不一定要受薪,從受薪工職退下來,還可以當機構和團體的義工等。
更重使命
有人戲稱英文Retire(退休)這個字,象徵退休像Re-tyre(換個輪胎),表示繼續可運轉,並不是停止工作,什麼都不幹,乃是有活力地繼續人生下半場。舊約《聖經》人物摩西一生活到120歲:前40年在埃及王宮中長大,卻因殺死了欺負自己同胞的埃及人,而逃亡曠野40年;末後的40年,才接受使命,帶領受奴役的以色列民離開埃及,並領導民眾衝出種種難關,成就偉業!今天,我們在退休之後,也可能是神要藉著我們的早年經歷與磨練,去承擔更重要的使命。
發揮潛力
全職工作與退休服務的內容並不相同,但目的相同──就是表明神是創造主,人是被造物;人是神使用的管家——管理祂所交託的一切。即使退休,只要體力許可,仍然能從事有益活動,造福人群。因有壯年生活積累的智慧和經驗,更能發揮生命潛力。
以教牧事奉為例,牧職事奉是終身的,即使從教會崗位退下來,仍能到頤養院當義務牧師,關懷孤寂的院友。當然,此時期的事奉量自然減少了,不會像從前那麼活躍。
終身事奉
忠心事奉直至死的理念是《聖經》的觀點,活出這觀點的模範莫過於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四章6-8節的表白:「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顯然,《聖經》鼓勵退休者終身事奉,因為神的應許是:「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卅三章25節)而且祂期望「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篇》九十二篇14節)
作好準備
可是每個人的背景、恩賜、身體情況都有很大差異,因此每個退休人士都要計劃、安排和好好思量,退休至離世見主前的表現,可以說是藝術,沒有固定形式,要看我們如何在神面前,將最好擺上,成為馨香的祭品,獻在父神面前,榮神益人。無論如何,面臨退休人士在身、心、靈、社群各方面,要作好計劃與準備:
身體方面——應知生命有限,自從人類犯罪墮落後,人的壽命不斷縮短,詩人摩西也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詩篇》九十篇10節)因此,我們必須接受身體會衰退的事實,也要愛惜保養,作息、運動、飲食都要適宜且平衡。自從退休後,我爭取到市政府提供的每周一次免費的游泳服務,每日也到附近公園散步半小時以上。
心理方面——在未退休之時,興趣、生活適應多方早作準備,尤其在澳洲生活,要多熟悉當地英語和本地風俗習慣,免得有一天要進當地護老院時不能與人溝通而生寂寞感。另一方面,不要只活在昨天,只緬懷過去成就和生活習慣,要常常與時並進,學習新科技,如電腦、網上溝通方法,多了解社會文化變遷。
心靈方面——第一,要保持心靈更新而變化,保羅說得好:「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四章16節)老人要避免所謂「老人四化」:老化、僵化、退化和腐化,要不斷更新而變化。第二,退休後責任輕鬆,特別是基督徒,可用更多時間作有系統的研經、禱告。第三,活在基督裡,如保羅所說的有寶貝在這瓦器裡,在基督裡我們就是新造的人,並且為主而活,常活在主的愛中,生命便充滿活潑的盼望。甚願真的活出「有主同在,便是天堂。」第四,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這是喜樂平安的祕訣,也是享受生活,每天活得精彩的方法。
社群活動——第一,退休後不用作規律性工作,但要廣交朋友,令生活多彩多姿。第二,華人教會多設有長青或樂齡團契,經常舉辦有益身心的活動,退休人士應多參加。
願我們靠著神,能夠老當益壯,退而不休,繼續作鹽作光,榮神益人。
「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詩篇》七十一篇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