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耳朵不像人或其他動物那樣突出,它是埋在頭的兩側,和人內耳的位置差不多,且左右兩耳則非常靠近。魚的耳朵沒有耳膜,對外也沒有開口,聲音直接從水透過魚皮、魚肉、魚的頭骨傳送到耳朵。
棲息在滔滔奔流和浪潮澎湃環境的魚類,不需要有好的聽力,反正在嘈雜的水域,很難聽到什麼。相反地,在終年波平如鏡水域中的魚類,對聲音則相當敏感了。科學家發現聽力特別好的魚類,它們耳朵和泳鰾之間有一條管子相連。泳鰾由彈性的膜構成,像是一個裝氣的袋子,是魚體內的擴音器、共鳴腔。
凡是泳鰾和耳相通的魚類,聽覺都十分發達,能比其他魚類聽到低30分貝的聲音。黑鯛就善用泳鰾來聽出水下細小音波,牠連海蟲在沙裡爬行的微小聲音都聽得到。掠食魚如紅鯛,藻食魚如臭肚魚、黑毛、白毛的聽力都非常不錯。敏銳的聽力對魚來說非常重要,吃不吃到對方和逃不逃得掉,是由誰的耳朵較敏銳來決定的。
除了耳朵,魚類還有第二個聽力器官——側線,這是動物界中獨一無二的構造。側線專接收水下強大、低頻的音波,魚要測出音源正確的位置,就需用側線來輔助。側線由魚的頭部開始,皮下網狀的細溝滿佈整個頭部,再由頭部後緣集結成明顯的側線,一直延伸到尾部。頭部網狀內溝是特殊的聽覺細胞,對低頻率的音波尤其敏感。當音波從側線上無數的開孔傳達聽覺細胞時,就會壓迫這些細胞發出電來,把消息傳給腦。魚體兩側各有一條側線,可以說是魚類的遠程觸覺,有如魚類無形的手。
另外,魚的側線專門處理短程音。短程音是強壓的波浪推動水分子時所造成,當水被排開時,側線就能夠收到明顯的信號——低頻率的聲音。這種由水波折動所造成的短程音,通常只能達到二、三十尺距離;特殊的強壓或能傳達五十尺。魚的耳朵則處理遠距離傳來的信號。遠程音是由壓力波造成水分子的震動,水分子的震動可傳達好幾里遠。
魚類聽覺的獨特構造,是魚類在水中的求生本能,由此可見造物主創造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