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進入悉尼市華人社區,始於19世紀末,當時的華人沒有社會地位,受到許多限制及不合理對待。在19世紀80年代,悉尼華人人口有所增長,信仰基督的華人也不斷增加。80年代末的移民限制法過後,華人人口仍略微上升,主要是華人從農村遷向城市,但從海外來澳洲的華人數量則減少了。當時有一個特別的現象,由於反對華人的情緒日益高漲,許多華人返回中國,但有一批人將悉尼視為家園,堅持在這裡定居。
第一堂雙語崇拜
基督教教會開始關注這被遺忘的群體,希望透過基督的愛去緩和及修復主流社會與華人的關係。1886年1月24日,在岩石區(The Rocks) Wesleyan教會,開始了第一個中英雙語崇拜,由來自天嘉(Tinggha)市的泰柯德牧師(Rev Tack)主持,但前往聽道的華人很少。
真正有華人牧師來悉尼傳道始於1854年,倫敦教會委派周揚威牧師(Rev John Young Wai)來悉尼。他到過中國,能講國語。首次講道有27人參加,第二次增至49人。但他只逗留七個月,便去了維多利亞淘金地。直至1886年,他同在澳洲認識的女友回中國結婚,得到澳洲居留權後,開始服侍教會。他熱心助人,得到許多人的尊重。
他在莎莉山(Surry Hills)的尼斯黛(Nithsdale)街和高賓(Goulburn)街交界租了一個地方,用作教會崇拜,並聘請英裔教師為華人教授英語及數學。1898年遷往伊利沙白(Elizabeth)街,信主的華人大增。由於語言問題,周揚威牧師特別將300首聖詩翻譯為粵語,讓華人能更了解詩歌內容。
歷經百年長老會
1892年長老會決定在莎莉山興建一所華人教會,得到華人及教會團體在經費上的支持,在1910年12月建成,並正式委任周揚威為該會牧師。這座位於皇冠街的新教堂,便是今天的悉尼華人長老會。悉尼僑商馬應彪、郭標及馬永燦等聯合贈送的金字匾額——「其道大光」四字,至今仍懸掛於教會內。
人數最多聖公會
至於新南威爾斯州之聖公會,於1880年以後,亦委派華人牧師向華人傳道,並在市區建立教堂。1891年左右,聖公會有華人信徒1,800人,遠較其他各教會為多,這要追溯墨爾本聖公會的華人牧師張卓鴻的努力。他自幼受英文教育,通曉中英文。他屢次撰文及演說,批評當時澳洲政府歧視華人之法令;又主張嚴禁吸食鴉片,多次代表華人上書澳洲政府,並撰文「澳洲的中國人問題」,詳論中國文化與歷史,及中國人對澳洲的貢獻,勸澳洲人勿歧視華人。此舉受到中澳人士尊敬,間接令信徒大增,並伸延至悉尼。
服事菜農與工人
1886年4月,救世軍在悉尼的窩打老(Waterloo)及市中心成立,每隊由一位中士負責,王上尉(Peter Wong)被派到悉尼,主持救世軍的宣教工作。
來自廣東的華人宣教士Soo Hoo Ten,在窩打老一所教堂牧會,那裡是菜園集中地,他親自前往菜園邀請八百多名菜農及工人到教會崇拜,但只有十多人願意參加,不去教堂的原因是星期日要工作。但傳道人憑著信心堅持,平日向人們講解《聖經》,去教會的人越來越多;至1885年,修建了一座可容二百人的教堂。
早年,男性與女性華人人數相差懸殊,男性多與歐裔女子通婚,引起教會的注意,1891年教會開始探訪這些異族通婚的家庭,給予關愛及協助,又給他們教授英語、傳福音,信仰基督的家庭日漸增多。
關懷社群顯愛心
綜合以上史實資料,讓我們了解當時教會及華人牧者,是如何努力及艱辛地開展華人福音事工。他們受過良好教育,精通中英語,除服侍教會外,並走向社會,幫助華人解決困難及生活需要;為華人發聲,促進主流社會與華人社區關係,對種族和諧作了很大的貢獻。另外,遇到國內有天災,各教會率先發動捐款。
由此我們看到一個從古至今不變的事實,要將福音傳揚,首要對人付出關心與愛心,解決全人的需要,彰顯基督的愛,才能觸動他們的心靈,認識並跟隨這位全能的上帝。
(附註:本文部分資料摘自劉渭平著作《澳洲華僑史》及歷史學家Shirley Fitzgerald著作《Red Tape, Gold Sciss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