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喝咖啡,每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咖啡。我總要喝完杯子裡的最後一滴咖啡,因為覺得特別的香濃。對我來說,咖啡代表了關懷和溫情。
迷上咖啡
剛來澳洲的時候,我是不喝咖啡的。
1994年,我進入悉尼服裝學院學服裝設計,設計老師見我英語不好,讓班裡的同學幫助我。同學們很熱心,我和班裡的澳洲同學成了好朋友。每天課餘時間,一定要去學校附近的咖啡店,邊喝咖啡邊交流;一方面可以提高我的英語口語,另一方面又可以解答我理解錯了的功課,聽不明白的地方又可以確定一下。
這樣每天交流,三年後我居然拿到B加,順利畢業。這對於一個英文不怎麼好的亞洲人是不容易的,一切都要歸功於咖啡。我不僅僅學到了服裝設計,從此也迷上了咖啡。直至今天,有空時我都會約老同學出來喝一杯,聊聊天。
畢業後我在一間時裝設計室工作,認識了來自意大利的露沙女士,她60多歲,善良、慈愛,一個人居住,從小學習高級時裝立體手工製作。每天中午我都和她去吃午餐和喝咖啡。傍晚結束工作回家前,也和她去市中心的火車站地下咖啡廳,喝一杯咖啡再回家,似乎一天的勞累都沒有了。我從她那裡學了不少手工製作技巧,後來我辭了工,離開公司。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知她怎樣了,很懷念她。人們說,關心一個人,就是願意奉獻自己的時間給別人,喝咖啡的時間讓我們的友情更堅固。
獨特文化
咖啡原產非洲,後傳入歐洲,澳洲的咖啡由歐洲人傳入。澳洲咖啡的產地在昆士蘭,新南威爾士也有種植咖啡,另外在悉尼皇家植物園也可以找到咖啡樹。
在澳洲,到處都可以品嚐到一杯香、濃、滑的咖啡。這裡的咖啡店用的都是新鮮的咖啡豆和牛奶,製作精良。我住的街區,有很多意大利、希臘、匈牙利的移民,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咖啡文化,所以街區主要商業街兩邊都有咖啡廳,裡面有炒咖啡豆機和磨豆機。
我和社區英文班的同學,每學期結束都會到意大利人開的咖啡店喝咖啡,吃意大利薄餅。同學約翰來自意大利,他喜歡喝濃濃的咖啡(Short Black),我一般都喝多奶的拿鐵(Latte)。一般澳洲人喜歡澳式白咖啡(Flat White),有人喜歡卡布奇諾(Cappuccino),也有人喜歡朱古力味的摩卡(Mocha)。咖啡就這樣把不同文化的人融合到了一起。
和朋友去喝咖啡,一般連午飯也一起吃。在這裡,人們喜歡AA制,自己為自己埋單。這樣每人都維持了自己的獨立人格,朋友的友情也可以很好地維持下去,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咖啡文化。
另外,每年在悉尼岩石區有咖啡節,還要選出最佳咖啡師(Barista)。我朋友年年都去看,還邀我一起去,但我總是有事沒去成,看她發來的照片很是熱鬧。還有不少的課程是培養咖啡師,朋友說和我一起去報名參加,最后也泡了湯。
沖泡藝術
第一次接觸沖咖啡,是在一位日本朋友的家,她將咖啡粉放進漏斗型的用器裡,墊一張過濾紙,然後沖進開水過濾成咖啡,加糖加奶。後來,兒子所在的音樂中學,常常要求家長做義工,去小賣部幫忙。我不會使用意式濃縮(Espresso)咖啡機,就幫著下訂單。每一個顧客的訂單都很特別,「我要特濃的咖啡」,「我要去脂的牛奶」,「我要加豆奶的」,「我要加熱的奶」,「我要少一點奶泡沫的」……
咖啡師打爛豆子,放進咖啡機,利用高溫快速萃取咖啡液體,打牛奶泡沫,每一杯拉出的花紋圖案都不一樣。他們很有敬業的精神,似乎也很投入自己的咖啡藝術當中,所以,每一位顧客都會感受到咖啡師的熱忱,覺得自己很獨特,被尊重。
帶來好處
喝了這麼多年的咖啡,我個人認為,咖啡對身體有益,令身體抵抗力增強,我很少感冒。常喝咖啡的人,看起來很精神,顯得美麗和年輕,聽說它有氣化劑。咖啡苦澀中帶甜,像極了人生,我想這也是人喜歡它的原因。
咖啡也不能喝過量。米雪兒是我兒子好朋友的媽媽,所以我和她也成了朋友,常在一起喝咖啡聊天。她告訴我,她一天要喝五杯以上加糖加奶的咖啡,由於她太過肥胖,醫生禁止她每天喝過量加糖的咖啡,這是醫生對她的愛護。
在我原來的中國文化裡,並沒有咖啡文化,就好像以前我從沒有聽過福音一樣。可是當我親身經歷了愛和關懷,就在愛的氛圍裡,接受了咖啡文化。喝咖啡使得我健康快樂,生活因此變得豐富多彩,更何況給人類帶來盼望的福音呢?自從我認識了耶穌並接受祂為我生命的救主,我的人生變得更豐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