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月报编辑部 于 2016年7月8日
类别: 澳洲

天倫樂

天倫樂: 童年包袱
天倫樂: 獨特的互動


天倫樂: 童年包袱

文/慕潔

總是常常跟別人說,我從小在家裡的管教就非常嚴格。仔細想一下,我沒說出口的深層意思其實是:從小我們都是在媽媽的打罵中成長的。

媽媽工作壓力大,每晚下班回到家已經快11時。如果我們三姐弟有不聽話的,罵是免不了的,只是奢求不捱打。有時媽媽罵得激動了,就會氣衝衝地打開電視櫃,請出裡面常備的「家仗」──藤條,以家法伺候。媽媽會刻意把藤條落在手臂小腿那些部位,她說:「打在你同學都會看到的地方,讓你沒臉!」而且打的時候,有時真像是失控似的,很大力,不斷地打。結果到後來,只要一看到媽媽打開電視櫃,我們便會為了自救而拔腿跑回房間鎖上門「避難」。我問過小學的同學:「你們媽媽打不打你們?」同學都說:「打,用衣架,打手掌心或屁股,略打幾下。」聽罷,心裡真同情我們三姐弟。

姐姐在青少年時期比較反叛,不愛讀書。初中時,為了多掙一點零花錢,週末便跑到麥當勞做兼職。媽媽常嘮叨她,不要跟著損友,以免學壞。姐姐生性直率,被媽媽唸兩句就總忍不住還口。媽媽最恨人頂嘴,於是罵戰升級,姐也「不識趣」,繼續為自己爭辯,不消幾分鐘,媽媽罵的話越來越難聽。我每次都感到很沒面子,想到與鄰居只差一牆之隔,於是立刻關上客廳的窗,免得別人聽到我們家的吵鬧。原來,從小,我已經懂得何謂羞恥。

好幾次,我們三姐弟在吵架。媽媽聽得不耐煩,勸了幾句無效後就大吼一聲:「誰吵不贏就到廚房拿菜刀吧!」現在回想,如果當時真「聽話」了,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如今長大了,成家了,許多童年的回憶、成長的片段,都隨年月沖洗而變得模糊不清了。只是當中比較「慘痛」的經歷,聽過的一些比較「狠」的話,還是會在獨自回首往事時浮上腦海。小時候,多渴望快點長大,可以離開家裡,不再被打被罵,自己愛幹什麼就幹什麼。但,現在的我,在面對了生活上的挑戰與挫折,並明白到媽媽當時要承受的工作、經濟和家庭壓力是多麼的沉重之後,不禁生出一顆同理心。而當我自我反思,每每看到自己醜陋的陰暗面、對人的不包容等,就更深信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因而叫我能放下過去的童年包袱,對媽媽產生多一分憐愛,並希望在她安享晚年時體貼她愛護她。

Back to Top


天倫樂: 獨特的互動

文/妮可

在這個分秒必爭的時代,每個人似乎越來越忙碌,難有安靜的時刻。做父母的,白天忙著上班,下班後又忙家務和自己的休閒活動。孩子也一樣,忙著上學、課後補習班和才藝班,回到家還要做功課……

這麼忙碌的生活,父母親每天跟孩子的對話是怎樣的呢?要求的話語少不了:「你要認真讀書;你要好好用功;這次考試你要考前三名……」制止的話語一定會有:「不可以玩太多ipad;不可以欺負弟弟妹妹;不可以跟不好的同學在一起……」責備的話語必要時也會出來:「有沒有搞錯,這次月考考成這樣?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本來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已經不多,刪去這些要求、制止、責備的話之後,親子的對話還剩下什麼?

◎精心時刻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們家開始了一個全家都很喜歡的活動——「躺著」。每天將近睡覺時刻,兒子總會用很期盼的眼神看著我們說:「今天可以『躺著』嗎?」「躺著」就是媽媽跟姐姐、爸爸跟弟弟臨睡前躺在床上聊天,大概十幾分鐘再換邊,變成媽媽跟弟弟、爸爸跟姐姐一起躺著聊天。躺著聊的內容,天南地北都可以。我通常跟他們聊在學校或他們跟好朋友之間的事。爸爸則是跟他們玩些看起來很呆的遊戲,比如抓癢、一遍又一遍重複星際大戰的對話等等。

孩子們很愛這段單獨相處的時間,畢竟大多時候都是媽媽帶著兩個小孩,或是爸爸媽媽一起帶著兩個小孩,很少有一對一的單獨時刻。在睡前那短短的十幾分鐘,跟兒子或女兒躺在床上談心,我試著站在朋友的立場與他們對話,只想多了解他們一些,知道他們喜歡或不喜歡什麼,聽聽他們的世界發生的事。我們變成了朋友,沒有特別的話題,也不是教育或糾正他們,就是聆聽他們說話。

我想,這就是我們彼此之間最寶貴的「精心時刻(quality time)」吧!雖然我是全職媽媽,看起來有許多的時間跟他們在一起,但這睡前時間,卻是我真正能夠不用忙著其他任何事情,把全部的專注力放在他們身上。

◎恢復關係

兒子七歲那年,我發現他變得很不聽話、很反叛。以前那個總聽媽媽話、總愛黏著我的小男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我讓他去哪、做什麼都不願意。難道我的男孩提早進入青春期了?才七歲就變得這麼難搞。有時候即使用家法也只能讓他暫時就範,但很快又反叛。為了對付他,弄得我精疲力盡。

經過一段時間的禱告、思索、研究與調整,我發現男孩大約在7-8歲會經歷一種成長,不再覺得媽媽可愛,反而因為媽媽總是要求生活上的細節小事,而讓他覺得媽媽非常無趣。但是爸爸就不一樣了,跟爸爸在一起總是有好玩的事,比如去釣魚、去滑水……爸爸通常也不會在小事上要求,所以男孩從依附媽媽的小寶寶心理轉向以爸爸為偶像,也就是此時他的男子氣概開始發展,心理上不再願意接受媽媽對他一直以來的管制。

這著實讓我困擾了好長一段時間,因為我是個女人,不太能夠了解男孩的想法,只覺得我的兒子變了,讓我不知所措。甚至有時候我覺得非常挫折,因為不管用軟用硬,兒子就是不肯輕易就範。直到我們開始這個「躺著」的親子活動,持續了幾個月下來,我發現我的乖兒子又回來了。

我想,在他愛的蓄水箱裡,終於因為這日積月累的「精心時刻」,一點一滴又滿了。而我也發現,當他愛的蓄水箱是滿的時候,他的情緒比較容易穩定下來,也比較容易聽進去我的建議和教導。我鬆了一口氣,這次算是平安度過一個小小的叛逆期,跟兒子恢復了友好的關係。

◎長情陪伴

聽過一個說法:「人能給別人最寶貴的禮物是『時間』」,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不是X-BOX,不是ipad,也不是種種昂貴的玩具,而是時間,是我們的陪伴。我相信這個看法是正確的。

當我看著我的孩子,看到丈夫與我愛的結晶,也看到我自己生命的延續,花時間在孩子身上是絕對值得。我們與他們相處,用愛滋潤著他們的生命,用愛澆灌著他們的心靈,而我們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直延續下去的,因為他們長大後,會用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去對待他們的孩子。

你是忙碌的上班媽媽?還是忙著不一樣事情的全職媽媽?你是有大事業、大生意要照顧的爸爸嗎?不論如何,在孩子心中,只有你是他的爸爸或媽媽,這身分、地位是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的。每天花點時間抱抱孩子,跟孩子聊聊天吧!你會發現,每天有澆水施肥的花朵,是會開放得美麗燦爛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