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仙窟》的作者張文成,則用華美的詞藻,把仙窟鋪陳得巨細無遺。仙窟位於「深谷地帶、高嶺橫天;煙霞子細、泉石分明。」仙窟的入口「松柏巖、桃花澗,香風觸地,光彩遍天。」仙窟內「金台銀闕、蔽日干雲;水晶浮柱、雲母窗飾;白銀為壁、碧玉緣階……」仙窟主人崔十娘「華容婀娜,天上無儔;玉體逶迤,人間少匹。」這許多描述,只為披露他與十娘的一夜情。
人幻想出來的神仙世界,很難脫離人間景物的範疇,當時士大夫最嚮往的,是帝皇的豪華生活,因此創作出來的仙境,不外是瓊樓玉宇、美女如雲;思凡仙子、蝕骨銷魂。比起這些世俗之作,牛僧孺所著的《張老》,反而有些意思。張老是揚州六合縣的園叟,欲向鄰家女韋氏求親。韋父是位退休的官吏,嫌張老門不當、戶不對,於是索取五百緡銀作聘禮,心想這窮措大一定知難而退。誰知不久,張老便以真金白銀納聘,這時韋父欲反悔,但女兒卻認命嫁給他。
他們婚後夫唱婦隨,張老「園業不廢,負穢钁地,鬻蔬不輟;其妻躬執爨濯,了無怍色。」韋氏家族的親戚,卻認為他們有辱門楣,要韋父命他們搬離本地。幾年之後,韋父因思念女兒,便派兒子義方去尋找張老。
義方在天壇以南,由一崑崙奴引路,找到了「景色不與人間同」的張家莊。只見「朱戶甲第,樓閣參差,花木繁榮,煙雲鮮媚,鸞鶴孔雀,徊翔其間,」室內佈置極盡奢華。張老儀狀偉然、容色芳嫩;其妻服飾之盛、世間未見……原來張老是神仙!這對重富輕貧、人情勢利的現象,實為一大諷刺。
古代的中國人,以扶桑三島(即日本)為蓬萊仙境,連雄才偉略的秦始皇,也派遣童男童女,飄洋過海採長生藥。現在「蓬萊仙境」原形畢現,實無神秘可言。但天地宇宙之間,雖沒仙境卻有天堂,《聖經》說:「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城中有神的榮耀;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
欲知天堂景象,請閱《聖經‧啟示錄》21至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