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月报编辑部 于 2016年3月27日
类别: 澳洲

世界遊蹤: 在極光之都

三月,是北半球親睹極光的最佳時節,晝夜等長,風雪漸少。乘了兩班飛機,又坐了十幾個小時的觀光火車,終於來到了「極光之都」──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Fairbanks)。心一直在雀躍,不敢相信自己已經走在赴極光之約的路上!

天上有星星,是晴空,但在飄雪,怕是看不到Aurora了。極光其實有許多名字,我只記住了這一個,因為那斑爛的色彩著實綺麗莫測,或如飄逸瀰漫的輕紗,又像層疊起伏的帳幔,也似划過寂寥的懸弧……難怪北美印地安人稱她是「舞動的精靈」。只是如此曼妙的舞蹈,為什麼只在地球兩極看得到?

原來,這是高緯度天空上發生大規模放電形成的瑰麗: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沿著地球磁場進入大氣層,在與原子碰撞時發生磁暴,釋出的能量發出絢麗的光芒;而地球的磁場就像兩隻對接的漏斗,電粒子沿磁場線螺旋移動、匯流沉降到漏斗尖端──南北極;所以最易看到極光的地方,是緯度67度附近的環帶極圈區域;南北兩極同時變化、互為鏡像,只是我們無法同時看到!

雖然說起來輕輕鬆鬆,可是「科學」從17世紀初才開始推論,且直到21世紀的2007年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西蜜斯衛星任務(THEMIS)」,才據衛星傳回的數據推斷出結論。科學,實在是一個漸進發現的過程,以其論斷造物主的有無,怎能不像井蛙語海、夏蟲語冬一般荒誕呢!

極光的亮度不足以在陽光下呈現,只在夜空中搖曳,如行雲,若流水;深淺濃淡,隱顯明暗,出神入化;強極光出現,地面物體輪廓均被照見,甚至映出影子來。真要用文字形容,只覺語竭詞窮。能夠重現極光之美的,恐怕只有照相機了!若用慢快門,可拍出流水般的湧動;若用較快快門,可拍出火焰般的跳躍……

可是,當她真出現在我眼前時,才發現要拍下她,必得有能長曝光的相機,而我隨走隨拍的Ipod根本派不上用場!那一刻,在周圍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我卻明白了《聖經》故事裡,那因沒有預備燈油而錯失新郎的童女,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好在來自弗州的歐陽光俊同學、來自台灣的羅淵德先生和來自匹茲堡的方舟弟兄,贈送了他們拍下的極光身影,算是彌補了我的遺憾。

無法拍照,讓我把一雙眼睛都當成了照相機!一眨不眨地全心全意地感受極光。這時我才發現,所有遊記都沒有揭示的現象:我們在與極光面對面之前看見的翡翠般剔透靈動的,是相機效果圖,而非肉眼所見實景;從那不可見的天地連接處,騰云駕霧般躍上夜幕的,卻是泛著光芒的淡色彩帶……

色差如此懸殊!但是,眼睛看到的與相機攝下的,卻是同一時刻的極光,只因不同的觀察體,而呈現了完全不同的情態!這讓我站在蒼茫雪原上,一句話也說不出。人生不也如極光,本就五彩繽紛,卻因受限而無法得窺真實形貌,卻又以為自己眼見為實?

生活本就在這裡,一如宇宙本就在那裡。要更多地接近全色全貌全質,就需要更精密高級的相機和調整各種技術參數;簡陋的器具無法拍下完美的光景,一如生活的淺表追求與享受,難以體悟升華人生的質地。所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看來是推諉之辭:真正欺騙了我們的,應是心中的偏執與眼中的偏見吧。

北極之旅,收獲最大的不是在極光之都七天,五天都得睹極光真顏,而是每一天都能有所體驗,領會真相的不同境界,猶如表達空間概念的一維(點)、二維(平面)、三維(立體)……是的,完整的真實超出我們已知的經驗。這,讓我走出了固守的原點,不再害怕仰望天空,特別是在踏上北極圈那一刻,更為無極之外復無極而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