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學術報告中,有關「同性性傾向」的成因,有 先天與後天之說。
先天因素
一般以遺傳基因、腦部結構、荷爾蒙分泌或胎兒期 為研究對象。上世紀90 年代,美國遺傳學家Dean Hamer「發現」同性性傾向基因,歷經十年的研究、 討論,因其他學者無法考察Hamer 的「發現」而被 媒體冷處理。然而,遺傳基因與「同性性傾向」關係 的課題從沒停下來。
同性性傾向是否由遺傳基因所引發,目前仍沒有定 論。學者們普遍認為:基因是決定身體的蛋白質,與 行為及傾向並沒有直接關係。而遺傳學家則強調,至 少有五至一百個基因可能與性行為有關。誰是誰非, 仍在探索中。然而,若同性性傾向是天生的,那麼有 這傾向的人,可能因沒有後代而早已絕跡了。
另外,神經系統科學家Simon LeVay,在1991 年 提出「下丘腦 (hypothalamic) 」的大小與同性性傾 向有關,但很快就被推翻,因為荷爾蒙所激發的是性 慾而不是性傾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遺傳基因的研究中,過去20 多 年多次對「同卵雙胞胎」(即基因及胎兒期成長環境 均一致)的調查,顯示雙胞胎都是同性戀者的比例, 遠低於其中一個是同性 戀者,這結果更加無法 證明同性性傾向與遺傳 基因有關。
後天因素
在成長因素的調查與 研究中,發現原生家庭、 社會及教育對於幼兒、 孩童及青少年的心智成 長有深遠的影響。
1991 年,在新加坡對 12 歲以下兒童調查發現,在成長過程中被性侵犯或 虐待,或被父母忽略及拋棄等,都會影響兒童的身心 發展。有83% 的男同性戀者及70% 的女同性戀者, 在12 歲前曾被性侵犯或虐待;多達90% 的同性戀者, 自覺被父母忽略或拋棄,尤其被同性別父母拋棄;有 40% 同性戀者曾被身體虐待。
在美國,一份35,000 人所做的調查顯示,同性 戀者在兒童期被性侵犯比異性戀者高三倍,58% 曾 被性侵犯的兒童,成年後自稱同性戀者;有43% 在 10-12 歲期間,開始有同性性關係。另有多份報告指 出,父子關係疏遠加上過度嚴謹、苛 責的母親,與男同性戀傾向有密切關 係。
歷史上確實發現有同性性行為,但 從來不是同性「戀」,其目的是因為 男性權力象徵或宗教儀式。還有學者 發現,城市比鄉村有較高比例的同性 戀者。
總而言之,人類試圖為逆性的行為 或傾向找尋「科學」依據,而不顧其 行為給社會帶來的倫理破壞和道德失 喪。筆者認為:「傾向」與「行為」 是兩回事,正如人有情慾是事實,但人絕不能為滿足 個人情慾而胡作非為。行為是個人的選擇,但終要承 受敗壞的結果。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章23 節說: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 造就人。」
作為基督徒,我想問:確定同性戀是先天或後天又 如何?難道有了先天或後天的原因,人就有了放縱情 慾的理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