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於溝通‧兒子釀禍
1976年,Helen隻身來澳洲旅遊,邂逅了當廚師的Ken,兩人漸生情愫,很快便結婚成家。婚後育有兩男兩女,過著和諧、安定、幸福的生活。Helen一家六口靠經營餐館為生,先後在Lindfield及悉尼華埠開設餐館及快餐店。由於餐館營業時間長,早出晚歸,家務都交由傭人打理,夫婦倆與子女們相處的時間也較少。
Andrew在四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個性活潑開朗,又很健談,深受兄姊疼愛,與父親及哥哥Michael感情特別好。他很愛家,課餘都到餐館幫忙。Helen有位鄰居是教會傳道人,Andrew年少時便跟他去教會、上主日學,可惜長大後便沒有再去。
由於在家時間少,兒子交了什麼朋友也不知道,語言亦成為Helen與兒子溝通的障礙。Helen說粵語,只懂一點英語,而Andrew在澳洲土生土長,只講英語,不大懂中文。她很想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但不懂去表達,許多時要大兒子Michael傳譯。Andrew在Homebush男子中學就讀。雖然工作忙碌,但Helen都盡可能載兒子上學,有時也去接兒子放學。一直以來,Helen從沒接到學校對Andrew的任何投訴,只是Andrew對讀書沒有多大興趣,與她商量希望出外工作,表示有志從事餐飲業。既然兒子不想再升學,Helen也支持兒子的決定。Andrew讀到十年級便離校,在一家承辦飛機餐飲的公司任廚師,工作表現優良,受到僱主的重用。
可是好景不常,Helen清楚記得在2005年4月17日,那時Andrew剛21歲,突然接獲通知,Andrew在印尼機場被拘捕,正受警方拘留,涉嫌從印尼策劃運毒到澳洲。夫婦倆有如睛天霹靂,一連串的為什麼不斷在腦海中運轉;她不敢相信兒子竟然闖出這樣令人不能原諒的禍,為什麼她一直被蒙在鼓裡?根據控方證供,Helen才知道兒子十多歲已開始吸毒;他被警方視為峇里九人幫運毒至澳洲的主腦人物之一,另一名主腦Myuran是他同校高四班的同學,兩人是朋友家中遇上,並成為好朋友,而被控的另七人則是在工作時認識的。
兒子被拘,整個家庭蒙上陰影。Helen痛心難過及無助,自問已盡心盡力去照顧這個家,平日也很緊張每一個孩子,晚上定必致電回家,查問子女行蹤,沒想到,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她也希望這事件能讓其他家長有所警惕。
浪子悔改‧全家信主
夫婦倆多次到印尼探望兒子,大兒子甚至辭去工作,不斷去印尼鼓勵Andrew振作。一次在電話中,Andrew告訴Helen,有傳道人到監獄探訪,和他一起讀《聖經》,給予不少安慰和關懷,決定回轉歸向基督。之後,Andrew多次打電話勸她去教會,說神可以幫助她,要從神那裡尋求力量與平安。
Helen看到兒子雖然失去自由,在獄中等候行刑,但他頑強的生命力卻令她震撼,牢房的四壁封不住他內心的平靜自由。看到神處處給他照顧,於是Helen聽從兒子的話,去認識這位神,開始與丈夫一起去教會,並接受了主耶穌為他們的個人救主。靠著主耶穌,Helen的心情漸漸平復。
等候耶和華的必蒙福
兒子的經歷,使Helen想起《聖經》裡浪子的比喻,罪人悔改並相信耶穌,罪即得赦免。Helen感謝上帝:這孩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神讓Andrew重生得救,並多活十年,且有機會在獄中幫助囚友改邪歸正,認識主耶穌,將主耶穌的愛傳揚,生命更豐盛。
Helen終於明白,人間雖有難過得失、離別痛楚,但在基督裡卻有安慰和盼望。《聖經》的一段經文給她很大的鼓勵: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上帝;凡等候祂的都是有福的!(《以賽亞書》卅章18節)
不久之後,她陪著兒子的遺體回到澳洲,為兒子舉行安息禮拜。近兩千人出席了兒子的喪禮,看到兒子受到許多人的讚許和悼念,她對兒子說了最後一段話:「雖然你返天家,我們捨不得你,但有主帶著你走,有千多人向你告別,無數不認識你的人來悼念你,我已感到安慰。」
後記
Andrew Chan於今年4月29日在印尼與其他同犯遭槍決。事前,澳洲政府、教會及社團組織竭盡全力,懇求印尼總統收回成命,甚至國際特赦組織、聯合國秘書長也特別呼籲,考慮他在獄中改過自新的表現,免除死刑。但新上任的印尼總統維多多,堅決要執行死刑,令澳洲國民感到心痛。AndrewChan的安息禮拜頗為震撼,近二千人向他告別,峇里九人幫事件劃上令人唏噓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