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月报编辑部 于 2015年6月14日
类别: 澳洲

生命線: 從井旁到病榻旁

耶穌的事奉是以生命關懷為目的,祂傳講天國的福音,不單使人身體得醫治,更透過醫治讓人的生命得改變,使人歸向神(上帝)。《聖經》記載了許多耶穌輔導、醫治和安慰病人的故事。試想如果耶穌與我們一起探訪癌症病人,祂會怎樣做?

破冰開場白

以《約翰福音》四章3-29節的故事為例:耶穌見到撒瑪利亞婦人,主動開口:「請你給我水喝!」就好像來到癌症病人病榻旁,祂或許會問:「你覺得如何」、「醫生說些什麼」這些開放式的對話,讓病人多分享內心的感受。

「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參《約翰福音》四章9節)這是一般人的最初反應,病人及其家人會奇怪耶穌的問候。「水」是撒瑪利亞婦人來到井旁的目的,是她所希望得到的,耶穌就從「水」作切入點。看望病人也一樣,首先要安撫病人的情緒,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憂慮,例如病人的飲食和狀況。

引入永恆話題

當耶穌說「我必給你活水」時,婦人問:「先生,你又沒有打水的器具!怎能給我水喝呢?這個井是我們祖宗雅各留給我們的。」(參《約翰福音》四章11節)

很多人以為有錢有屋,生活就有把握。他們好像每天都在打水,穿梭於家庭與工作之間,來來去去,忙忙碌碌地幹活;當突然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病,都會歎息自己忙碌一生,不知為何!

藉著談話,可以了解病人對靈性的渴求、對永生的盼望。這時,跟他談談家庭的關係、釋放他的內疚,然後認識耶穌的愛、思想與神關係的復和。

病人也許這樣想:「我有自己的信仰,還需要耶穌嗎?」然而耶穌告訴我們,「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四章13-14節)

跨越舒適領域

耶穌跟撒瑪利亞女人說話,跨越了種族的界限,說明了神的愛和救贖是無國界的。我們去探訪病人,也要學習跨越一些自己的「舒適領域ComfortZone」。病房的環境雖不太舒服,且探訪的又是不相識的癌症病人,但當我們去愛最需要被愛的人,我們無私地服事和用心地關懷,最終可以改變病人對我們的態度。

今天,我們去關懷癌症病人和他的家人,若思想一下耶穌將會怎樣應對,相信效果肯定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