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三歲,已經懂得唱數由1至100和認識很多的中英文字了。朋友的孩子們四處上興趣班:繪畫、唱歌、社交……我的呢?已四歲了,年紀比人家大,卻是橙和蘋果的字都没認出來,他將來怎麼在傳統的學校唸書?」這番說話是我昨天從一位年輕的媽媽口中聽來的,但似乎又是我在30年前從自己口中說過的話。每一代都有媽媽為她的孩子焦急:我家孩子比不上人家的孩子,我害怕没有把最好、最應該給他的給他,也擔心他追不上現實世界的要求。
「要贏在起跑線」像一句魔咒,緊縛在很多家長的頭上。又或者,其實不是每一位家長都要孩子贏,但至少不要輸!所以,一歲多便讓他上社交班,兩歲多上歌唱班,三歲多上繪畫班,四歲上中文班……無日無之!
30年過後,我對培育孩子的反思是:要認識、接納和鼓勵自己的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不同。必需接納孩子,因為他是你的孩子。要鼓勵他,把他的長處發揮出來,也循序漸進地改善他的短處。因為這樣做,孩子才會有自信和自尊。
人家可能有很棒的孩子,像我們周圍都有比我們更強的人,但為什麼我們不要自己像別人一樣的出色,卻硬要催促自己的孩子追趕別人?今天,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了,而且不斷地在自己的工作和責任上努力不懈,能夠獨立和快樂地生活。
我想,這樣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