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天地:與歲月和好

2020年1月     

田忠明

這是一本有關老年的書,也關乎我們每一個人,因為我們都面對歲月,走向年老。
年老是通往黑暗之路,還是邁向光明之路?那不是任何一個人可以做判斷的,因為答案只能從我們的「存在(Being)」核心中找到。沒有任何人可以為他人決定年老後將會如何,或應該如何。

通往黑暗之路的路標

外在隔離:在一個只重視「做什麼(Doing)」或「擁有什麼(Having)」,勝於重視「存在(Being)」的文化中,老年人是被隔離的族群。他們不再能用「做什麼」的方式與現實世界打交道,就成為了局外人。他們不但被社會排拒,更有甚者,有些人自我排斥,加強了這種隔離效應,無用感很強烈。
內在孤寂:雖然與世界隔離是讓老人陷入困境的基本要素,但內心的孤寂,才是他們最深的感觸。如果說隔離是被社會拒絕,那麼孤寂往往來自被自己的親人或朋友拒絕。如果他們先離世,一種被生命拒絕的感覺,甚至憤怒,往往深埋心底,很難向人表達,但真實而痛苦。
自我迷失:盧雲指出,最具破壞性的拒絕,也許是自我內裡的拒絕。這種內在的放逐,老人不但感覺不再受社會歡迎,不能再維持親密朋友關係,同時感到自我價值被剝奪,最內在的生命已漂泊離家。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在隔離與融合、孤獨與盼望、迷失自我與創建願景之間做出決定?誰能除去老人的懼怕,帶領他走出隔離、孤立和自我迷失的黑暗,進入光明?盧雲問:「你曾否想過年老也可以是一條通往光明的道路?」他教導如何用盼望、幽默、異象及溫柔、神的慈愛,將老化轉化成一條走向光明之路。

通往光明之路的轉化

盧雲告訴我們:「老化不是緩緩的表現,而是漸漸地成熟;不是要忍受命運,而是可以擁抱的機會。」
盼望:就像日用的飲食,老年人每天都需要被「盼望」餵養和澆灌,就不容易掉在對世界的眷戀和對逐漸老去的失望裡。雖然身體漸漸軟弱,但藉著上帝的恩典,仍然可以活得大有盼望。
幽默:在盼望中活出熱情及幽默感,是一種特殊的屬靈操練。身體的損耗遲早會壓垮人的剛強,人的精力會逐漸降低,然而,靠著上帝的恩典,生活仍然可以是有趣和富有幽默感的,生命可以越活越精彩。
願景:盼望和幽默能產生新的願景;有愛就有生機。有上帝作我們的牧者,年老的時候仍然可以讚美祂。不把目光聚焦在身體衰殘,而是看見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和恩典,內裡充滿著生命力,充滿愛。

邁向自我和他人之路

關顧年長者,意味著首先要讓自己體會到年老的經驗,邁向老去的自我,從中找到醫治的力量。雖然老人需要很多實際的幫助,但更有意義的,是有人能夠呈獻他們正在老去的自我,作為資源提供給老人們。作為老人本身,如果多看自己能給予什麼,而不是認為什麼都不能、什麼都沒有,就更容易接受新的角色。靠著那加力量的,老人應當「不服老」;套用保羅的話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老」!
為了別人,將自己的年老自我呈現出來,服事年老的他人。關顧就是走向他人之路,如此才可能成就一個關顧醫治的群體。老人們既是被服事者也是服事者,如此就形成了一個和睦同居的團契,彼此相愛的家園;這樣的群體,充滿主愛的香氣,是蒙福的。

結論

我們年老時仍然緊緊抓住上帝,如《聖經》的詩人所呼求:「主耶和華啊,你是我所盼望的,從我年幼,你是我所倚靠的。我從母胎被你扶持,使我出母腹的是你。我必常常讚美你。」(《詩篇》七十一篇5-6節)
沒有人知道要年長到什麼歲月,但是希望每一位都能與歲月和好,抓住機會成為光明之子,越走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