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科技心知) 越看越焦慮

2019年11月     

文/倫永成

聆聽粵語

錄音者:Gloria

聆聽國語

錄音者:Wuyan

今時今日的科技已經超越五年前的世界,手機進入5G,藍芽技術普及,智能家居應用,日後會有更多更新發明,惠及人類社會。
與此同時,人類每天面對24小時不斷發放的資訊,也感到無所適從。有研究發現,人們越看手機便越感焦慮,一聽到手機有短訊通知,便立即走去查看,長此下去,人們不知不覺被手機捆綁了生活,養成手機依賴。
為什麼短短一個通知或短訊,能夠帶來如此強烈的影響?
我們需要退一步看什麼是「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實驗使用了鈴聲、食物及狗隻來証明制約行為。實驗人員初期,將食物餵給狗隻,並同時響起鈴聲,訓練狗隻將鈴聲與食物連上制約關係。後期,實驗人員只發出鈴聲,卻沒有給予狗隻食物,但狗隻卻仍然有口水分泌。實驗証實,動物在長時間的制約訓練,將鈴聲與食物結合為一,聽到鈴聲便想到有食物。
同樣的原理,制約行為已漸漸產生在人們與手機之間。現時手機會不定期發出通知鈴聲,如:有新郵件、新相片、新訊息,我們可以想像這些資訊是人的「精神糧食」),當手機鈴聲響起,提示有新糧食到,人們就去回應。人們樂此不疲地檢查電郵,看看有沒有新郵件;不停去看社交媒體程式,看看有沒有新照片;不停去檢查短訊,看看對方回覆。每次有新資訊,就是一種鼓勵。久而久之,人們一聽到通知鈴聲便以為有重要事情,會有所等待及期望;如果整天沒有收到通知,便感到情緒焦慮。
手機為何產生焦慮?因當事人已無法從通知的鈴聲得到滿足,每次聽到鈴聲便恐怕資訊滿足不到好奇心,越查看手機,便越感到焦慮。
我建議科技問題用科技解決,例如,常常檢查手機的朋友,請將手機通知的鈴聲關掉。我們不需要24小時不停地收通知(除非有特別事故);平日將通知鈴聲關了,工作休息間隙或下班後才查看電郵或資訊。至於那些不停檢查社交媒體及電郵的朋友,需要智慧分配定額時間來處理,如:每天設定半小時處理電郵及社交媒體,以免影響工作時間。
《聖經》的聖徒保羅教導說:「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哥林多前書》六章1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