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空間:小蟲蝜蝂

2019年11月     

芳子

聆聽粵語

錄音者:周Sir

聆聽國語

錄音者:Sufang

小學上古文課,學過一篇極短文《蝜蝂傳》,主角是小蟲「蝜蝂」:牠擅於揹負,行走中但凡遇到什麼,都立刻抓起丟到背上;一路下去,東西愈來愈多,但無論如何都不停手,直到負載過重、被壓倒在地、不能起身;有人甚是憐牠,為其挪去背上負擔;可牠一旦能行,又故態復萌……不僅如此,牠還喜高,直至力有不逮,跌落摔死。
課文節選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之作品(《柳河東集》卷十七),編教材的人大概覺得小學生理解不了太深刻的東西,而未選錄作者的感慨,以致幼時的我以為動物界真有這麼一號自虐的奇葩!其實,《蝜蝂傳》是寓言,其生動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淡泊了我對名、利、物的嚮往。
蝜蝂,最早出現於古漢語詞書之祖《爾雅》,寂寂無聞千年,才藉《蝜蝂傳》一鳴驚人,想必是文章所刻劃的蝜蝂之品性,與人類何其相似乃爾!在作者筆下的「今世」——公元八世紀,其「嗜取者(貪得無厭的人)」形象如是:
遇貨(財物)不避,以厚(增加)其室(家產),不知為己累(負累)也,唯恐其不積(積聚不夠)。及(等到)其怠(殆)而躓(倒)也,黜棄(罷官)之,遷徙(流放)之,亦以病(痛苦)矣。茍能起(東山再起),又不艾(悔改)。日思高其位(提高權勢地位),大其祿(加增俸祿),而貪取滋甚(變本加厲),以近(趨)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吸取教訓)。
據考,此文影射同時代宰相王涯。從《舊唐書》有關記載看,王涯確具蝜蝂特徵:凡他所雅好之典籍書畫,或重金收買,或賣官而得;均裝潢華麗精美,印上「永存珍秘」。不幸的是,人有千算,天只一算,王涯雖官拜兩朝宰相,仍遭逢「甘露之變」,人被腰斬,全族盡滅;收藏亦被抄家、劫掠,眾人皆取包裝,內中珍品棄置道旁、橫遭踐踏。
日月起落,寒暑往來。蝜蝂型人格者,又何止一個王涯?從唐至今,又是千多年,我們所在的「今世」——公元21世紀,雖然貸幣都趨向數碼化了,但「嗜取者」之嗜取並無任何不同。2014年落馬的前中國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僅北京一處豪宅查沒的美元、歐元、人民幣等現金就以噸計,金銀珠寶古玩字畫更多不勝數,就連墻壁都由美玉雕砌,但他最後住的卻是牢房……
人雖形體魁然,心智不過蝜蝂。如何逃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宿命」?《馬太福音》指教:「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六章19-20節)《路加福音》進一步明確:「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十二章33-34節)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那「所不見」的,就是人生至理——《聖經》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