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城園地: 一個關於信望愛的故事:流浪地球

2019年5月
戴蕭佩筠

最近看了一齣很有意思的電影,是一個關於信望愛的故事。
故事講述2075年,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膨脹為一顆巨大紅星,快將吞沒太陽系,期間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將毀滅殆盡。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就是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
為了讓家人獲得地下城的居住權,中國航天員劉培強不惜離開兒子及岳父前往國際空間站,與國際同僚肩負領航者的重任。當劉培強準備退休回家之際,兒子劉啓卻帶著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的運輸車,怎料剛好遇上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展開營救。這是一個難以想像的信心行動,最令人感動的是在與時間賽跑的拯救過程中,無數人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以換取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一個個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畫面深深地震撼著我,究竟是什麼原因推動這些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地加入拯救行動呢?我想起《聖經》的《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的一句話:「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故事中的救援隊在無望中仍然心存希望,堅持拯救地球的信念。盼望下一代能生存下去,驅使他們在絕望中仍然奮力營救,甚至不惜失去生命,展現出捨己犧牲的愛。信心、盼望和犧牲的愛,正正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價值。
沒有人知道明天如何,生命亦非由我們掌控。《詩篇》九十章10節這樣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既然如此,今生的勞苦愁煩又有什麼意義呢?
有人相信人死如燈滅,煙消雲散,不留痕跡,沒有將來,可是《聖經》中的信心偉人: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雅各、約瑟、摩西等,卻深信他們在地上只是客旅,在天上有一個更美的家鄉,所以無懼死亡。耶穌基督因為愛世人的緣故,捨己犧牲,為拯救我們,甘願釘身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寶血,洗淨我們的罪,更重要的是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並為我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參考《彼得前書》一章3-4節)
親愛的朋友,邀請您今天就接受這位愛我們,甘願為我們捨去生命的救主,請用本報決志表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