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路: (雲中彩虹) 愛與恨

2019年2月
文/魏永達
圖/Belinda

聆聽粵語

錄音者:周應剛

聆聽國語

錄音者:WenShan

「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言》十章12節
小時候生活簡單,沒有什麼娛樂。在那連電視機也未普及的年代,聽收音機就是主要的消遣。廣播劇和流行音樂,是電台的主要節目,二者都常以「愛情」作為主題。那時候,年紀尚輕,實在不太明白,但一句充滿矛盾的「愛你變成恨你」,卻不知不覺間深深印在記憶之中。
愛與恨,表面看來是兩個極端,實際卻都是強烈的情感表達,因而具有相近的特質。不少時候,愛與恨,是對同一人或物之深刻情感的不同表達。很多心理學家及心理輔導員都承認,愛的反面並不是恨,而是冷漠——漠不關心!
《箴言》,是充滿生活智慧的《聖經》書卷之一,其中十章12節,就從實際果效的角度,指出了愛與恨的不同:「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這裡的「遮掩」,並不是強橫地封鎖事實,讓人看不見、聽不到真正發生了的過錯,而是相對於「挑啟」的化解與重建。用今天的話來說,即:恨使小事化大,愛使大事化小!
正如《聖經》所說,我們都是罪人,無一人例外,因此我會得罪你、傷害你,正如你會得罪我、傷害我一樣。久而久之,在這錯綜複雜的罪網之中,愛能一朝變成恨,而且往往是愛得越深,就會恨得越烈!
澳州宣教士史培理夫婦(Graham Staines),於1984年開始到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進行福音工作,主要服侍對象是當地的痲瘋病人。1999年,史培理與十歲和七歲的兒子,被宗教極端分子活活燒死。消息傳開,震驚當地,執法機構迅速破案擒凶。法院宣判後不久,痛失丈夫與兒子的史桂德(Gladys Staines)發表公開聲明:寬恕凶手,並決定與女兒留守診所,不會離開所愛的印度人及印度。
史桂德有充分理由,去恨、去活在仇恨之中、然後發動更多攻擊、把爭端不斷擴大……但她選擇了愛,用愛化解罪惡帶來的傷害,在印度這個充滿宗教種族仇恨衝突的國家中,樹立起愛與寬恕的榜樣。2005年,印度政府頒發了蓮花士勛章,這是極高的榮譽。史桂德藉授勛帶來的支持和捐助,把原來的診所擴充成設備齊全的醫院。2015年,史桂德獲頒「德蘭修女社會公義獎」。她在領獎時說:「我感謝神(上帝),是神給我力量及勇氣,在我丈夫及兒子被殺後,留守在這裡,繼續服務痲瘋病人。」
《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神就是愛」。這愛,就是寬恕罪惡、化解罪惡的愛。法律與懲罰,都不能根治罪惡,反而會把問題惡化得更複雜。惟有愛與寬恕,才能根治罪惡,使行惡的和受害的同得醫治,同享身心靈的自由。
耶穌強調愛仇敵。祂對跟從的人說:若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那跟一般世人有何分別?耶穌被釘十字架,在極度痛苦之時,開口的頭一句話,竟是為釘祂的人祈求赦免!這豈不就是愛仇敵的例子?信耶穌,就是學習祂,以愛代恨,以善勝惡!
親愛的朋友,您是否知道,你我都是神的敵人?我們拒絕神、不敬拜尊崇祂、也不按祂的旨意生活,甚至刻意地對抗祂、侮辱祂,但祂仍然愛我們、接納我們!只要我們真誠悔改,接受救恩,祂就能除去我們生命中因罪而生的重重枷鎖,讓我們在這充滿爭端的世代活出愛與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