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吃的境界

2019年2月
策劃與撰稿:魏永達、柯津雲、朔方、勞伯祥

聆聽粵語

錄音者:Michelle

聆聽國語

錄音者:Lucy

這第一重,當是自然欲求
充飢

無論是中國的孔子,還是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都不約而同地將食與性歸為同一範疇——本能,所謂「飲食男女」:前者延續個體生命,後者延續種族生命。在這個層面,全人類呈現出共通性——吃,是生存的第一需要、頭等大事,故有形容謂:人是大地的主人,卻是腸胃的奴隸。
《聖經》記載,逃避掃羅王追殺的大衛,倉惶中到了挪伯。他實在餓極了,就撒謊騙祭司亞希米勒說,是為完成王吩咐的秘密使命而獨自前來,求祭司給他五個餅或別樣的食物。祭司手裡並沒有尋常的餅,只有從耶和華面前撤下來的陳設餅,那是特為奉獻給神的,也只有祭司可吃;大衛不是,可他卻吃了……
所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試圖闡明宇宙真理的著作《蒂邁歐篇(Timaeus)》中,將人的胃口喻為肚腹裡時刻想征服理性的野獸,的確不為過。

論到第二重,當屬文化審美
享受

這一層面,應稱為「飲食文化」,它使「吃」蘊含了審美意識,因而也呈現出各民族文化的特異性。比如:中餐講究的色、香、味;西餐強調的營養成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他命及礦物質等)。
在日本紀錄片式電視連續劇《孤獨的美食家》中,片頭旁白開宗明義:人在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那個時刻,可以體會隨心所欲、不被打擾地大塊朵頤的自由;對現代人來說,這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平等共享的治癒時刻……
用網上流傳的通俗說法就是:開心的時候,吃好吃的慶祝一下;難過的時候,吃好吃的安慰一下;無聊的時候,吃好吃的消遣一下;憤怒的時候,吃好吃的發洩一下……但這種「治癒」只有片時。中世紀哲學家和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就指出:人的幸福不可能藉著肉體的享受而獲得,尤其是餐桌和性的享受。
說得更到位的,非《聖經》莫屬。《馬太福音》記載,當耶穌禁食四十晝夜後,餓了;那試探人的魔鬼進前來,對祂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則回答:「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第三重境界,應是情感體現
昇華

這是最能將人類與生物區分開來的特質,可將從飢餓中得到解脫、從味覺中得到享受的感官體驗,延展昇華至理性的精神層面,最大化地體現美食的完整意味:在感官和心靈的雙重滿足下,實現物質與精神的相得益彰,因此也是最個體化的行為表現。
台灣有部電視劇,名為《美味的想念》。男主角是廚藝數一數二的主廚,可他主理的著名鐵板燒料理,卻總是得不到美食家的五顆星;女主角是學徒,懷抱讓食物把人帶回幸福時光的理想,用一道名為「小時候」的甜點,幫助比賽對手重新找回開心的笑靨。
美食家是如此品評的:食物再好吃,如果少了溫暖的味道,都不會打動人心,因為料理是藝術而不是工藝;要食物美味精緻有創意,不僅需要精準的計算、純熟的技藝,還要有溫度——料理人的熱忱與情懷,才能讓美食吃進人的嘴裡,美意流進人的心裡。
歡樂的氣氛,能使一盤菜變得像一個宴會!這並不誇張,但我們是否品得出、感得到?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惟恐百姓忘記在四十年的漂流中,上帝的豐富供應與奇妙看顧而提醒:上主使你們飢餓,然後把嗎哪賜給你們,是你們和祖先都沒有吃過的食物;你們不再飢餓,不再缺乏;你們會吃得飽,且要感謝上主你們的上帝,因為祂把富饒的土地賜給你們;那裡有河流、泉水,和地下的水可灌溉山谷和山坡;那裡出產大麥、小麥、葡萄、無花果、石榴、橄欖,和蜂蜜(參《申命記》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