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思想空間) 狄奧根尼的搜尋

2019年1月
黃小石

聆聽粵語

錄音者:Levitt

聆聽國語

錄音者:ShuShu

狄奧根尼(Diogenes),是富有傳奇性的古希臘哲學家,為「犬儒學派(Cynicism)」的代表人物,其最有名的故事是他在雅典城中,白天點著燈到處找誠實人。

眼睛與花
狄奧根尼的尋找是徒然的。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旦‧亞略耶理,從大學生數據中發現,絕大多數人都有某種程度的不誠實,但人心中有種內建的約束本能,所以大奸大惡的人亦不多。
發表在《生物簡訊(Biology Letters)》的一篇論文也佐證了這一論點。作者Melissa Bateson,在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心理系咖啡室,悄悄地做了一系列實驗:放咖啡的桌上原有標價牌,上寫:咖啡50便士;茶30便士;奶10便士;一杯奶30便士;請將現金放在盒子裡。這是一個榮譽制度,沒有人收錢。
實驗,是在標價牌上置放一幅2cm x 15cm的圖片,一週是與真人同大的眼睛照片,一週是鮮花照片。沒人知道這是實驗,但所收到的錢卻與圖片有極大關係:用人眼圖片的週所收到的錢,平均比用鮮花圖片的週多2.76倍!人們見到一雙看著自己的眼睛,便不好意思不把現金放進盒子裡;看到鮮花,則不在意放不放錢了。人知道應當誠實(眼睛在看),實際卻不誠實(沒眼睛在看)。

十誡與「榮譽規則」
旦‧亞略耶理教授做的實驗也十分有意思。他以數字「矩陣」,測試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有多誠實:找出矩陣中,哪兩個格子裡的數目加起來剛好等於10(姑且稱這兩個數目為一組「數對」);他給每個學生20個不同的矩陣(每個矩陣中只有一對數字加起來等於10),看在規定時間內能找到多少個「數對」。
題目不難,但需要時間找。實驗者發現,學生在所定時間內,平均可解出四個矩陣。有了這一「測謊器」後,開始測試人在什麼情況下會作弊。學生做對一道題,可以得到獎金。考試前,教授要求一半考生寫下10本曾在中學讀過的書名,另一半學生則回想《聖經》中的「十誡」。結果發現:背十誡的學生沒一個作弊;背書名的學生作弊率與平常一樣。
另一個類似的實驗更加有趣:教授要求耶魯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一半的考生,在「矩陣」測試前先簽署學校的「榮譽規則(Honor Code)」,重申遵守此規則的諾言。結果發現:與沒簽署「榮譽規則」的學生相比,簽署者在測試中一個作弊的也沒有。其實,MIT與耶魯大學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榮譽規則」,但下意識地提醒人心中的道德律,能使人趨向誠實。
人不誠實,但知道應當誠實。

沒有義人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著名心理學副教授Victoria Talwar,測試四歲以下孩童會不會說謊。在一次測試中發現,平均65%的孩子會說謊。在另一次或另一種測試中,說謊率平均是65%。不同的孩子經過兩次測試,說過謊的可能性是88%,不說謊的可能性是12%。經過15次這類測試,不說謊的可能性只有0.000014%!
在每個人的人生中,不知要受到多少次不同的引誘,不說謊可以說是不可能的。說謊,是諸多過犯之一。《聖經》中有個哲人禱告說:「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箴言》三十章7-8節)。
讓我們在真實中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