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時間的腳蹤

2019年1月
策劃與撰稿:朔方、津雲、周天駒、勞伯祥

聆聽粵語

錄音者:Michelle

聆聽國語

錄音者:Lucy

時間,是一種實存,或只是人類為量度變化、表述位置移動與能量變化的人為概念?雖然這種懷疑至今仍困擾著21世紀的人們,但刻劃和記錄時間的努力卻從未在人類文明史中停歇。即使在文字出現前的所謂「史前時期」,也有形形色色的計報時工具,如英格蘭的巨石陣,據信也是用來預測晝夜平分點等時間的。

日影鐘
人們發現,影子的長度會隨時間改變,於是人們製造出視太陽位置而得知每天時刻的裝置——日影鐘,也稱為日晷。許慎《說文解字》詮釋:晷,日景也。景,即影。
日影鐘有不同的樣式,有些使用陰影或陰影的邊緣,有些利用線或光點來顯示時間。狹義的如圖(上)所示,可見有刻度的盤面與具投影指示功能的晷影器。當太陽移動,陰影邊緣與盤面時間線對齊,即可顯示當時的時刻。
廣義的則泛指使用太陽的高度或方位顯示時間的器物,如古埃及的方尖碑(Obelisk)。在紐約的中央公園就矗立著一座,已有3,500年歷史,被稱為「埃及艷后之針(Cleopatra’s Needle)」。一般只知方尖碑具有宗教性、紀念性和裝飾性,很少知道它還是巨大無匹的計時器!

亞哈斯日晷
亞哈斯的日晷,是猶大國歷史中極尊重上帝的君王希西家之父亞哈斯王,在公元前七百多年,於耶路撒冷王宮中設立的階梯式時計,藉投影射在階梯的位置量度時間。
希西家的希伯來語意為「被神加力量」。《聖經》記載:當希西家病得要死時,先知以賽亞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希西家就禱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做你眼中所看為善的。」
耶和華聽見了他的禱告,看見了他的眼淚,便讓以賽亞去告訴希西家:「耶和華-你祖大衛的上帝如此說:我必加增你十五年的壽數;並且我要救你和這城脫離亞述王的手,也要保護這城。我——耶和華必成就我所說的。我先給你一個兆頭,就是叫亞哈斯的日晷,向前進的日影往後退十度。」(參《以賽亞書》三十八章1-8節)
《列王記下》第二十章,也記錄了這個神蹟。日影前進十度或許容易,但後退十度卻匪夷所思——在人的已知經驗裡,時間是不可逆的,但在創造萬有的造物主,這又豈是難成的事?

水鐘
以日影計時,受限於陰天與夜晚,人們便又發明以水記時,因為水之流動所需時間固定。較有代表性的水鐘是漏壺,也叫滴漏,近底部有漏嘴,水流出時,標有刻度的箭或尺便下降,指示出當時的時刻。
漏壺傳入中國後得到改進。西漢始,泄水型改為受水型。至唐代,開發出一刻鐘擊鼓,一時辰撞鐘的擒縱器。宋朝時,自動化水運儀象台附有計時、報時設備。元代後,滴漏演化為階梯式,水由上而下滴至底層,壺中浮箭上升,指示時辰。1276年,可以自動報時的大明燈漏問世。
水鐘雖克服了日影鐘的局限,卻難以保持勻速頻率,滿水時流速迅疾,寒冷時水流緩慢。

機械鐘
計時器發展史上最重大的革命是機械鐘的出現,計時之精確超越了以往任何時代。
13世紀,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在英格蘭修道院誕生。15世紀,懷錶逐漸流行,成為上流社會的常見標準配飾。16世紀,德國有了桌上時鐘,時間可準確至最近的15分鐘。17世紀,在荷蘭科學家設計下,製造出第一個擺鐘。18世紀,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擒縱結構。19世紀,手錶走入人們的生活。鐘錶製造業,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
20世紀,鐘表進入石英化時代,比機械表更精準!物理學家還創造出第一座原子鐘,以原子共振頻率標準來計算及保持時間的準確,是已知最準確的時間測量和頻率標準。進入21世紀,自動對時的電波鐘錶技術,可接收地面發射站以長波發送的標準時間信號,經數據處理器處理後自動校正走時誤差,實現了高精度的計量時間和顯示時間的一致性。
隨著時間效率被精算到分與秒,人們的生活結奏巨變。英國人Roman Krznaric,在其著作《The Wonder BOX: Curious Histories of How To Live》中描述:一種新的語言進化反映了時間文化的演變。人們開始談論時間的長度,就像是在討論布匹的長度一樣。時間現在是一種可以像錢一樣「節約」和「花掉」的東西……
在這樣的時代,該如何數算和度過我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