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社論) 施恩勿望報

2018年11月
策劃與撰稿:楊文蔚、李薇、柯津雲、朔方、周天駒、勞伯祥

聆聽粵語

錄音者:Levitt

聆聽國語

錄音者:Cindy

 

施恩勿望報,這是站在施恩者的立場說的。作為施恩者,不要因為做了好事,就覺得理所當然地得到回報,這會很容易讓自己失望,也會給受恩者帶來「報恩」的壓力。事實上,若希望得到回報,施恩即成「交易」而非恩典。
不求回報,則施恩者不但做了好事,而且同時付出了珍貴的恩情。如果這樣的態度能夠形成群體效應,社會就成為一個充滿恩情的社會了。從這個角度而言,美國的義工風氣就有這樣的意味。
這不是說不需要報恩。我們認為知恩圖報是人格中高貴的情操,應該提倡;忘恩負義,則應被視為最卑鄙的人格。即使在動物世界中,我們也會看到反哺和忠心守護主人的例子,「報恩」是其生命的自然流露,不需要教導及督促。如果人類也按這與生俱來的良知做出報恩的行動,我們的社會就截然不同,會被恩情所瀰漫。
不過,《聖經》很少講及「報恩」,卻常常提到「感恩」,尤其是向創造萬物的上帝心存感恩。這與華人「飲水思源」的講法一致,只不過多數人還不明白,那「源」是一位有恩情的上帝,不僅是萬物的創造主,而且是帶著恩情去創造!這一點,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體會,是不難明白的。
重要的是,一個知道感恩的人,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白白得來的,會更願意待人以恩。我們之所以強調「感恩」而非「報恩」,是因為後者通常是個較狹窄的「雙向」觀念——單單向施恩者回饋;而待人以恩則是「自發」的,且能夠「散發」開去。
「感恩」與「報恩」還有一個小小的差異:「報恩」者容易有虧欠感,且這虧欠感可能一生都揮之不去,所以我們會聽到「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嘆息。我相信,這是有恩於我們的父母所不願看到的。感恩,卻伴隨著一種甜美的感覺,在懷念父母或先人之恩情的同時,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以所得養育與蔭庇之感念,惠及萬眾千伕。
報恩的情操是高貴的,且可以很具體地表達感激的心意,以實物或實際行動向有恩於自己的人表達感念,只要不流於形式,不以物代替珍貴的心意,不去與別人比較,不因而有虧欠的壓力。感恩的情懷是高尚的,可以不拘於一人一事一物,而時刻學傚上帝的慈心,博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不管是感恩之情或是報恩之意,都願能在我們的社群中被重視,讓社會成為滿有恩情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