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士頓: 憂鬱症的心理復健

2018年2月

1月13日寒風凛洌,角聲社區中心的「心理健康講座」,吸引不少朋友來到角聲辦公室。這次內容是「為什麼憂鬱症光吃藥不夠——從全人觀點看心理復健的必要」。資深社工林美絢以活潑生動的內容和個人故事,幫助與會者對憂鬱症從生理、心靈及心理各方面去探討,增加了許多的理解。會後,會眾留下來交談,交換對抗憂鬱症的個人經驗,以及如何支持家屬面對憂鬱症的心得。以下節錄講座的重點:

憂鬱症的症狀

‧每一天情緒低落至少連續兩週
‧不是因為重大失落
‧極度悲傷,加上極度羞恥或自責
‧或麻木無感覺
‧無價值感、無力感,覺得人生沒希望
‧失控,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及其他
人的心理、身體和心靈會互相影響。憂鬱症不只是一種精神失調症狀,而可能是由心理障礙、身體健康欠佳或靈性乾渴所導致。因此,憂鬱症不能單單靠吃藥治癒,還必需要全人重建。
憂鬱症患者往往是多年來,累積了一些負面思想或行為,導致其陷入一個長期情緒低落的困境中,不能自拔;這些形成了習慣,在他的大腦中造成一個負面的「神經通道」,每次有事情發生,都會從這通道去思考、反應,以致同樣的負面後果出現。
藥物可以幫助患者擋住這短路的缺口,但是如果不尋找新的正面路線,患者仍然會在這短路中輾轉不能出來,所以心理治療,思維復健是與吃藥同樣重要的。

12項通常有的負面思想

‧負面過濾器、過濾眼鏡:看不見(或忽略)正面的事,只注意到負面的。
‧預言專家、厄運算命師、視野狹窄(Tunnel Vision):封閉的人際關係,好像掛了一副遮視野的眼鏡,像隧道般的視野,或以現在推測將來,感覺前景可悲。
‧讀心術:對別人關於自己的看法確信不疑
‧比較後自憐自傷
‧譴責/批判自己,以不是自己該負責的事或環境,責備自己
‧僵化思考:「必須」化——判定自己應當如何或一定要如何
‧對自己或對某人主觀評斷,而不是根據觀察或證據去看事件
‧情緒推理:「因為我覺得糟,所以事情必定糟。」「因為我覺得害怕,因此危險是真的。」
‧小丘變巨峰:誇大風險與危險,忽視「事情演變不會那麼糟」的可能性
‧悲觀主義:想像與相信最糟的狀況即將發生
‧非黑必白,沒有中間色:人只有全好或全壞,全善或全惡
‧想起當年慘,今天仍受害
憂鬱症患者可以通過練習,提高辨識負面思想的能力,進而轉變思念,替換自我毀滅的思想,感受不同的情緒,進而用更有效的方法解決困難,這些都是心理治療、思想重建、擺脫憂鬱症的必要步驟。用《聖經》的話說,就是「心意更新」。上帝造人,有祂美好的設計,答案都在《聖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