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舌尖上的記憶

2018年2月
策劃與撰稿:李薇、若谷、周天駒、勞伯祥
文:瞿昌顯

聆聽粵語

錄音者:周Sir

聆聽國語

錄音者:Charles

 

上小學時,每到星期天,我們姐弟三人都會到外婆家玩。到了傍晚,外婆總會帶我們去隔壁麵店吃排骨麵。那時物資不像現在這麼豐富,對我來說,去店裡吃麵是一種奢華享受,自然是覺得美味無比,因此常常盼著去外婆家。

後來離開溫州到紐約,想起外婆的時候就想到排骨麵的味道,盼著回國的時候再去吃。事實上,後來回國去吃過那家麵館,但已然不是記憶中的味道。一度以為,自己想念的就是麵條的味道,以為同樣的麵條會是同樣的味道。現在明白,記憶中更多的,是那個時候的自己和身邊的人事物。

科學證明,味道和事物之間建立起的第一聯繫,要比任何後續聯繫更為有力、更為持久。記憶被味道喚醒,正是因為它們難以重現。想念排骨麵的味道,是因為裡面摻雜著我跟外婆的情感,甚至能想起當時的場景:外婆的樣子,說話的聲音、表情;她話不多,坐在一旁安安靜靜地看著我們吃……

只要到外婆家,她就會款待我這個小客人,把她最好的東西給我。滿滿一碗麵,填飽的不僅是我的肚子,更裝滿她對我的愛。外婆是虔誠的基督徒,特別安靜、溫柔;她不喜歡出門,但每個星期天都會去教會。我的爺爺、奶奶還沒信主,我只有星期天來外婆家,才跟著外婆一起去教會,相信基督信仰的種子,就在那時候開始撒在我心裡了。

2015年外婆被查出患了肺癌,很快便安息主懷。對外婆不捨之餘,也想起自己總認為還有很多個明天,和外婆、和身邊的人事物都可以來日方長,但事實上來日並不方長!忙忙碌碌的生活,會忽略很多重要的東西,比如親情,在我人生萌芽階段,讓我懂得珍惜溫暖的人。

珍惜,是我一直要學習的功課。現在我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在物質豐富的紐約,想吃什麼,想買什麼,都非常方便,卻感覺吃什麼都沒有小時候的味道香,而留在腦海中的排骨麵的味道,還有對外婆的記憶,更是難以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