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窩頭與餃子

2018年2月
策劃與撰稿:李薇、若谷、周天駒、勞伯祥
文:吳忘

聆聽粵語

錄音者:Lydia

聆聽國語

錄音者:素芳

 

窩頭,也叫「窩窩頭」,是北方常見的麵食,以玉米粉為主料;加水和麵,分成拳頭大小的麵團;捏做下圓上尖的圓錐體時,以大姆指從底部中間向內向上推擠出一個窩兒,這便是它得名的緣由了。有了這個「窩窩」,便容易蒸熟。

傳說義和團之亂後,慈禧一路向西北奔逃;饑腸轆轆下,見百姓手上黃澄澄的窩頭吃得正香,便著手下討來;咬了一口,居然感覺不錯!回京之後,恢復了吃滿漢全席的胃,卻再也享受不了窮人窩頭的香,只好以栗子麵的宮庭御膳代替。看來,一個人不先感到飢渴,便享受不到飲食的樂趣。

按照當代「食」尚,窩頭含纖維素高,可刺激胃腸蠕動、加速排便;所含玉米油,有助降低血清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因而被稱為綠色、營養的健康美食……

但時光倒轉半個世紀,它所呈現的卻是另一種畫風:人們的口糧定量,粗糧和細量(粳米、白麵)有固定比例;米麵不夠吃的人家,才吃玉米粉!窩頭,一般是首選:好做、省事、不用發酵,而且因是實麵團,口感紮實​​,易飽經餓。

說來,我對家家戶戶用爐子做飯之歲月的深切懷念,也是因著窩頭:天氣不冷的時候,各家的爐子都在門前;特別誘人的,就是那爐台上烤著的窩頭片。我想像不出,它是什麼樣的滋味;越是想不出,就越是想吃。終於有一天,憋出了一個辦法:用餃子去換!

這顯然是不等價交換,但在我心裡卻是佔了天大的便宜:終於一償所願,吃到了吃不到的東西……單單是好奇嗎?在我成年後,特別是做了母親後,發現很多孩子重覆著我兒時的故事:只有別人家的東西才好吃!喜歡去小伙伴家,也以一起吃飯為樂事;又或自己本不喜吃的,因為多了分享的人,而立時變得「熱愛」了起來……這其中,怕是混合著人性的雜質吧。

口腹之欲,何窮之有?人雖以自己為大地的主人,卻不得不做腸胃的奴隸;就算肚腹飽脹,心慾卻總覺空虛,所謂吃著碗裡,看著鍋裡!但正如儲滿食物的房子容易招老鼠一般,珍饈美饌也會閉塞人的心竅。

《聖經‧約翰福音》第六章,也記載了一則食物的故事──耶穌在迦百農的會堂告訴人們: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而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這是為世人之生命所賜,人吃了就有永生,不僅不餓,而且不死。

去哪裡尋得這等食物?不用上天入地,只要接受基督為生命的主即可,因為祂應許:「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