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士頓: 以心對話(一)與你的青少年 作有效溝通

2017年11月
羅淑坤

當兒女還在小學階段時或許很順從,但到了青少年時期,跟父母的關係好像有點疏遠了,不太順從。讓我們看一看育兒方式(Parenting Style)對兒女的影響。

育兒方式圖表

如圖表:橫向的支持代表能夠讓兒女感覺到他是被愛、被接納;縱向的掌管代表父母能夠管得住兒女的行為,給他們有適當的界限。有權威的父母對兒女掌管高,支持也高。放縱的父母對兒女掌管低,支持高。獨裁的父母對兒女掌管高,支持低。忽略的父母對兒女兒女掌管低,支持也低。

四個性格特徵

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體現出育兒方式對青少年性格特徵有極大影響。這四個性格特徵是自我價值、順應權威、接受宗教價值、反對傳統文化。自我價值高、順應權威、接受宗教價值的青少年,出現最多是在權威的父母之下。反對傳統文化的青少年出現最多是在獨裁和忽略的父母之下。獨裁的育兒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問題,有很大相關性。獨裁育兒方式的父母與兒女之間缺乏溫情、開放性和親密關係。

以上研究結果提醒我們要到《聖經》找答案。因為神(上帝)愛我們到底,祂藉著《聖經》所設立的界限是為了保護我們。我認識耶穌以後,讀到《詩篇》一三九篇——詩人大衛對上帝說:「我稱謝你,因為你創造我的作為是多麼奇妙可畏,我心深深知道。我在隱秘處被造、在母腹中成形的時候,你對我的形體一清二楚。」(新譯)這經文,使我原生家庭關係帶來的創傷得到了醫治

看兒女是寶貴的

第一個原則,父母需要看他們的兒女是寶貴的,因為神在他們生命中有美好的計劃。兒女的性格是獨特的。父母跟兒女交談時,要貼近他們的心。溝通可以分五個程度,最低層次是寒暄,如「外面天氣怎樣?」第四層次是報告事實,如「功課做完沒有?」「今天有沒有彈鋼琴?」第三層次是交換意見,如「你令我佩服的一個優點是你很有自律,你覺得你的優點是什麼?」第二層次是分享感覺和需要,例如「今天發生一件事令我非常難過。」最高層的第一層次是透明,完全敞開自己,沒有什麼隱藏,如「我跟你講話的時候,需要被聆聽,不是幫我解決問題,因為我想先比較兩個方案。」

父母希望兒女尊重他們,同樣,青少年也需要被尊重,他們在情感上還是很敏感。華人傳統觀念是父母說話兒女就要順從,兒女沒什麼空間提出他們自己的看法,但生長在美國的兒女,受到後現代的教育,沒有絕對的真理,各人都可以自有道理。所以兒女越大,「父母說,你要聽」的效果越來越低。父母跟青少年談話時要確認他們有沒有聽進去,就問「你聽見了沒有?」或「你聽懂了沒有?」這樣發問,兒女往往就用一個字回答,溝通就減少了,因為兒女沒有空間提出他們的意見。如果父母問「我剛才所講的,你覺得怎樣?」就可以察覺他的感受,溝通就增加了,因為兒女覺得他可以提出他的看法,被聆聽,被關心。

第一層次的溝通最貼心,但我們與兒女的溝通比較少達到第二層次或第一層次。要達到第二層次或第一層次,我們必須花多一點時間與他們交談。華人父母都很忙,尤其青少年的功課越來越重,課外活動也增多。

要有無條件的愛

關於父母與兒女的關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描述得很好,隨著兒女長大,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力會減少。如果我們把時間看成資源去投資,就會刻意抽出時間——儘量全家一起吃晚飯,吃飯可以談話;睡覺之前也是好的時刻,在他們的房間,父母可以與兒女單獨溝通。

如果希望兒女對我們敞開,我們需要從正面回應。如果兒女覺得常常被糾正或批評,他們會不願意對我們敞開。這就帶到第二個原則,父母對兒女要有無條件的愛。《聖經‧耶利米書》卅一章3節,神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永遠的愛是無條件的,不在於我們的表現。如果父母很注重兒女考試是否得到最高分數,他們就感受不到父母的慈愛。我現在是空巢,兒子女兒都在工作,他們長大的時候,我常常告訴他們我很愛他們。雖然中國人比較含蓄,我鼓勵父母用話語表達你對兒女的愛。如果覺得不習慣,最低限度對兒女表達他們是很有價值的,例如「看見你一天比一天成長,我覺得你在某方面很有潛力。」這可以提升兒女的動力。親子關係要進步的話,父母需要稱讚或欣賞兒女的優點,儘量每天稱讚,例如「我很欣賞你把全家的衣服都摺好,表示你對家人有責任感。」「某件事你答應了就兌現,你那麼可靠,我很欣賞。」

當父母投資時間與青少年兒女以心對話,敞開分享感覺和需要,親子關係就逐漸親密。父母對兒女要有持久的盼望,當青少年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支持和接納,他們就有動力去發揮自己的潛力。

此文專注於父母如何支持自己的兒女。下一篇文章會側重如何主導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