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 (藝廊) 春雨綿綿話石樵

2016年4月
文/理泰

1在台灣的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能順利統治台灣,特地施行「美術教育」,為的是想藉由美術來安撫學生不滿統治的情緒,殊不知這種掠奪者的功利心態,無形中造就了台灣許多前輩畫家,直到現在,台灣仍致力於藝術文化的耕耘。

李石樵(1908-1995)發跡於台灣日據時代,在老師石川欽一郎的協助下,前往東京習藝,吃苦耐勞,每天長時間練習素描,連手指都畫破了,後來多次入選帝展和美展,榮獲「免審查」的最高榮譽,時年33歲。李石樵勇於求新求變,要求自己不能和時代脫節,以繪畫反映大眾生活,又說:「藝術若是離開了生活感情,畫家的作品又怎麼能感動人呢?藝術家如果不用心的話,等於宣佈死亡。」他堅守藝術的崗位,從不輕易退縮。「我永遠都在跑,我的藝術沒有到終點。」從他的繪畫表現與言談舉止中,我們看到一位對藝術永不言棄的巨人。這種對藝術恆久堅持的情操,和對信仰的追求有類似之處,特別是基督教的信仰,只是對象不同。藝術家如李石樵所堅持的目標,是達到藝術的最極致、進入美學、觸碰到真理的境界。信仰則不同,它有一個對象──真神上帝、耶穌基督。為了認識基督,基督徒會像藝術家和藝術有拉拔、摔角等經驗,然而,最大的不同,是基督徒最後發現,靠著人的力量是無法來到上帝面前,得祂的喜悅,因為人的有限和不完全、受到罪的汙染,人怎能靠自己來到完全、良善、美好的上帝面前?

在面對「人的有限」的事情上,藝術家不會承認,會繼續努力,在知性、智性和情感上不斷尋求突破,期望進入完全的創作,但再成功,也只是在「人」的層面盡力,得到人的掌聲;然而,基督徒願意承認自己有限,無法靠自己進到完全的地步,於是選擇降服於上帝,接受耶穌基督能除罪、救贖而到上帝面前,從此靈魂得安息,並以認識基督為人生至寶。這是藝術家與基督徒的差別。

許多在人類歷史上有傑出貢獻的藝術家,都是承認自己有限的基督徒,如巴哈、貝多芬、布拉姆斯等。在台灣早期美術發展史上,則有基督徒藝術家石川欽一郎,因著他的引介,啟發一眾學生,共同抓到藝術精髓和基督這位生命的歸宿。只是有些人只在藝術上有傲人的表現,卻錯過了信仰這部永恆列車,實在可惜。

筆者無從認證李石樵先生是否在晚年信服基督,但他的藝術熱情和與夫人周來富70年的愛情,卻叫人感動。他多次公開讚揚她說:「這批畫作能夠順利完成,同時保存下來,應該歸功於我太太;她是國寶夫人。」「在這個世界上,很少人能夠抗拒金錢的誘惑;我的太太卻能夠體會我的苦心,珍惜我的作品,實在是不容易啊!」

其他繽紛世界文章

(聖樂頻道) 耶穌領我
(影視劇場) 屋外的盼望
(藝廊) 春雨綿綿話石樵
(科技心知) 自拍風

2016年4月內容

專題新聞視窗天倫樂健康天地繽紛世界智慧路生命的旋律生命線紐約角聲消息愛心匯點美東教會消息紐約之窗弗州快訊美味人生生活資訊中大西洋姿彩培德中心活動消息筆墨風城芝城園地芝城教會消息德州園地德州教會消息休士頓角聲社區中心角聲心理輔導事工達福園地紐英倫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