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社論) 尊重你的「性別使命」

2015年9月
策劃和撰稿:康貴華、勞伯祥

聆聽粵語

聆聽國語

當神(上帝)創造人類時,是造男造女,並賦於男性修理與看守的使命,賦於女性幫助丈夫完成任務的使命,我們姑且稱為「性別使命」。

事實上,時至今日,兩性不同的使命是持續地、在互助互補中、一同發揮各自的功能,以達成人生的共同使命:養育兒女。當每個家庭中的父母都達成了「性別使命」,社會一定穩定美好;相反,如果父母輕看「性別使命」,而未盡當盡的本分,就會家庭失守、社會淪陷。

「性別使命」的安排絕非偶然,那是一種刻意的設計,男與女的生理構造及心理狀態不同,卻無貴賤之分,而是為彼此相輔相成而設計,不會互相排斥。其實,男女甚至是在彼此依賴中彼此成全的,因為這「性別使命」本來就緊扣於我們的生理構造與心理狀態。這些與生俱來之構造的功能是無法修改的,例如生育及乳養下一代,兩性功能是無法互換、取代的,因此不會相互爭競,而是相互補足。

從教導及栽培兒女方面看,父母也各有使命,其恰如其分的角色表達,會給兒女帶來健康正確的性向發展,且在長大後繼續有效地實踐他們的「性別使命」,對自己的下一代有所承擔、有所付出。穩固的人類社會,就是在一男一女這兩個不同性別的共同努力下建立的。

通常,男女不會出現「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的不協調,但在個別情況下,的確有不協調現象產生,原因複雜。從本期專題涉及的個案看,「心理性別」可以糾正,因為大多數原因是家長缺乏「性別使命」觀念,例如重男輕女、或按自己的喜好塑造子女,甚至陷入迷信觀念,以致混淆了兒女的天然性向。這些後天的人為失誤必須及時糾正,成年人應接受受造成為男或女的安排,尊重性別,認定性別並無貴賤之分,只有功能之別,為後人留下美好榜樣,減少不協調情況的出現。

當然,「性向混淆」也涉及生理因素,有些男人天生比較「女性化」,女人與生俱來比較「男仔頭」,但這些並非不可改變。即如生命中的很多弱點,只要有決心,加上信仰的扶助及專業人士的幫助,必定可以克服。歸根究底,最重要的還是相信及接受自己的「性別使命」,源於造物之神的美善旨意,認定那是生命中最尊貴和不可取代的部分。相信這樣的認知,會有助於我們走出困境,達成使命。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尊重你的「性別使命」
子女性別自信 家長八個原則
真實個案 追根尋源
面對跨性別 避免入誤區
各司其職事半功倍
心性發展三階段

2015年9月內容

專題綜合時事評論天倫樂健康天地繽紛世界智慧路生命的旋律紐約角聲消息愛心匯點美東教會消息紐約之窗弗州快訊美味人生生活資訊中大西洋姿彩德州園地德州教會消息休士頓園地達福園地芝城園地培德中心活動消息芝城教會消息筆墨風城南美秘魯園地紐英倫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