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 ( 讀得自在 ) 工作之火

2015年3月
文/吳思源

「我再次重申,沒有人可以不這樣工作,找到自身生存的價值。工作,應該是第二次創造,意思是把上天給予你的,發揚光大;工作應該是性格、稟賦的延伸。其次,工作也可以孤立於人群,工作從來都是一種服侍,如果我們的工作不能使別人,使世界變得更美好,這種工作不作也罷。」《工作之火》陸志文著

一位當了編輯廿多年的女士,想起初挑大樑担擔任「責編」時負責的第一本書,就是傅雷的《世界美術名作20講》。這位女士憶述該書可以說是改變了她的一生,不單是啟迪了她對西方藝術的興趣,更且由於此書是她親手由首到尾編輯出版的一本好書,令她擁有莫大的滿足感,自此她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出版行業,一做就是廿多年。

她回憶最初捧著書的原稿,是作者傳雷的手稿:「他用的是毛筆,寫的是行書,字體之俊逸瀟洒,令人神往。十多萬字啊,每一筆一劃都一絲不苟。」到該書印妥出版後:「拿到簇新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興奮激動,樂不可支,我忍不住對當時的老編蕭滋說:『感覺就好像生了個孩子!』」

這就是敬業樂業,敬重自己所做的,不論是一本書、一份職業、服務一個人,才可以享受其中的樂趣,發掘當中的意義。從事任何行業,只要不是見不得光的偷呃拐騙,如果有這份謙恭辭讓、率性自然的初心,就必是可以「撻著」那工作之火,一直點燃下去。

譬如作老師的,誠誠實實地愛你的學生,他們的心自然會歸向神,感召你毫不猶疑的加入教育的行列。作牧師傳道人的,真真正正地愛上帝託付給你的羊,你的羊自然會認識你歸向你,你也會不猶疑地投入這個崗位。正如該位編輯被書的手稿所吸引,我們也需要被所服務的對象所吸引,直到不得自己。

人和職業之間的關係就是如此微妙。到了交心地步,職業早已不是為了糊口,也超越了為實現自我才顯出意義的「專業」(Profession),而是可以感通人與人、人與物的「志業」(Vocation)。今天你我營營役役,感到困倦疲憊,其實不一定是因為工作太多,而是缺乏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志業。

其他耳聽八方文章

(讀得自在) 工作之火
(江山如「話」) 細味人生
(師心童心) 「洋」與「翔」
(窗內有情) 戴上口罩 
(人間有情) 留白好精彩
(傳媒春秋) 新聞與誠信
( 一線之差 ) 我愛情人有幾多?
(小草無聲) 夢入江南煙水路

2015年3月內容

專題 • 耳聽八方 營商有道 • 天倫樂  • 親子樂 兒童天地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健康寶庫 • 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 • 香港角聲與你 • 勵志影視 • 繽紛世界 • 基督教服務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