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 (耶穌論語) 天子非天立,平等天下心

2015年2月
文/姚錦燊

本專欄將耶穌教訓植入中國漢代語境,因為耶穌生於大秦國(羅馬帝國)時正值漢朝。作者用第一身信仰自白模擬漢代信徒聽聞福音,並參照一本載錄耶穌教訓的《耶穌論語》及口述使徒教訓,參看先秦經籍,上下索求,乃從人本文化步向以上帝為本的基督信仰。

我先民相信「天人合一」之道,這種古時思想配合陰陽「天尊地卑」觀念,經過秦朝始皇帝所創建的絕對集
權式統治,到我漢代已發展成為一種牢固的政治信念:帝王即天子,是上天設立的,人民必須完全臣服於他。

武帝大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為人者天》清楚地說:「惟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故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意思是指天子接受了上天的命令成為君王,人民和國家都要聽命於他,所以說天子一個人做了善事,億萬人民都靠賴他得到益處。

我民由尊天轉為尊君,將君王地位絕對化和超然化,本意可能是好的,因為集中的君主制度有助把國家管治得更有效率,這種思想千百年來均被視為合理和合法,但是國家若實行絕對性的君權,其背後的理念就是將天下人民視作一家一姓的產業。《禮記‧禮運》說:「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天下成為君王一家人的天下)。」就是這種情況。非我姓氏不得為王,無功於我不得為侯,自此天子宮廷成為一個沿襲的統治階層,所有追求權力富貴者向上爭逐,在下階層的平民百姓只得忍受艱苦。秦、漢二代,社會的貧富差距極大,荀悅在《漢紀‧武帝紀四》這樣形容:「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秦始皇立國興邦早將民力耗盡,至我漢代仍依循秦制,漢初,數千萬農民須向中央繳納苛稅重捐,如田租、人口稅、兵役種種,農民在無可聊賴中首先是出賣耕地,出賣田地後生活不免更苦。其次只有出賣妻子,乃至出賣自身,此為我漢代奴婢(男女奴隸)特別盛多之來源。

有些負債者不甘自賣為奴便成「亡命」之徒,即喪失籍貫,流亡他鄉;匿藏有罪,只有權勢浩大之氏族敢以為之,是為任俠。於是富裕商人盛蓄奴婢,權傾之任俠多匿亡命,1這樣的民生實不能說是上天盛德。

生活在一個特權和重視階級的社會,「平等」實是人人心底之渴慕。先秦諸子百家皆尊崇堯舜(將君位讓給賢能),先聖孔子一視同仁,墨子教人兼愛(平等地愛所有人),老子力求打破貴賤、貧富、智愚之界別,呼之欲出,他們莫非都在嚮慕一種人格平等的精神生活,未有一語道破?

在這方面我卻發覺我民先聖論平等,不及我主耶穌透徹,《耶穌論語》記載:「耶穌……說……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耶穌)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154-155頁又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宗教領袖)……你們……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他們……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裡的高位,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們安,稱呼他們『拉比』(老師),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你們都是弟兄!」誠哉大哉,救主之言,一句你們都是弟兄,道出天下間之至理,人人生而平等,都是姊妹,都是弟兄。(《耶穌論語》可向角聲直銷書店郵購。)

1) 有關漢代社會生活,參錢穆著《國史大綱》8章,〈統一政府文治之演進〉之一,「西漢初年之社會」,頁131-137,北京:商務,1996。

其他生命線文章

(雲中彩虹) 新年新心
(梁言善語) 另類敬老
(耶穌論語) 天子非天立,平等天下心

2015年2月內容

專題 • 耳聽八方 • 營商有道 • 天倫樂  • 親子樂 兒童天地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健康寶庫 • 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 • 香港角聲與你 • 勵志影視 • 繽紛世界 • 基督教服務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