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濟弱扶貧自東華

2015年2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賴子通丶杜靈思丶趙秀華丶徐秀珊丶黃鳳儀丶周簡艷珍

呱呱落地聲,見證着無數嬰孩降生的地方─廣華醫院。1950年末筆者也是在這「嬰兒搖籃」中出世。自懂事以來,家父就跟我說廣華醫院是我的救命恩人,皆因我出生不久,就因臍帶發炎而病危,氣弱猶絲。正奄奄一息之際,幸得廣華一班秉承着救急扶危精神的醫護人員合力搶救下,生命得以保存。家父自少教導我,廣華醫
院是東華三院轄下機構,故逢東華三院籌募捐款,如賣旗或每年一度的「歡樂滿東華」慈善籌款活動,必定支持,所謂多多益善,少少無拘。自此,東華三院與我竟結生死緣,這故事也因而在家族中相繼流傳。

時至今日,東華三院依然䇄立在這繁華香江,我對這「百年老店」肅然起敬,再萌起尋根究底之意。翻查有關史料,東華三院自1870年(清朝同治九年)創立至今已整整144年,仍能在慈善事業上綻放異彩,令人讚歎,其長驅勇進的精神源起何處?我謂之乃關乎情與義。

當年東華的崛起始於一群社會熱心人士,包括一些買辦和華商,是社會上一群賢達,他們地位顯赫,學貫中西,擅於與殖民地政府打交道,成為普羅大眾與政府溝通的橋樑,亦是對政府有影響力的華人領袖。他們同心同德,不重權謀,以「在同一屋簷下」的心境,面對特殊的政治、社會環境,以「關懷開始,以普濟為終」的精神,發揮守護同胞之情,成全扶弱共濟之義,為當時陷於水深火熱的貧賤孤苦的民眾,提供各樣的需要與服務,試圖消除民間疾苦。

東華的慈善事業興起於1872年,從香港第一間以中醫中藥服務的華人醫院「東華醫院」開展出來的。其後,隨着國內政治環境的變遷,戰亂頻仍,大批難民湧入,令香港人口急劇增加,醫療服務需求甚殷,遂有廣華醫院(1911年成立)及東華東院(1929年成立),1897年引入西醫。至二次大戰後,三院更全面推行西醫醫療系統。而於 1931年,三間院舍合併為東華三院獨立慈善團體。

東華承擔時代使命,參與救濟援助難民工作不遺餘力。50年代,大批難民居於摩星嶺,及後至調景嶺,皆由東華管理並提供膳食,其後由港府正式轄管。東華秉承人道主義精神,源於血濃於水、同胞手足之情,向這些在大時代動亂中失去家園、貧苦無依、徬徨無助的市民雪中送炭,減輕民間疾苦,寫下東華三院救濟史上光輝的一頁。

東華慈善事業的發展與香港的發展在歷史上同步,當中的善行又豈止於上述的醫療和救濟工作?更有為客死異鄉的同胞,安排原籍安葬,設立義莊,這種關懷同胞,尊重生命,敬奉先人的善行,為世人景仰。東華辦義學,重視教育,培養人材;大力推動賑災籌款,熱心捐輸不遺餘力,不單惠澤香江,並胸懷祖國,多予援助。

百多年以來,植根於香港的東華三院,已於香港慈善事業中首屈一指。在參與香港的發展史上,所付出的貢獻罄竹難書,在邁向社會服務的多元化及專業化上,能穩居翹楚,殊非僥倖,乃是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的善行打造而成的。在此,祝願東華三院繼往開來,延續善心善行,凝聚愛心,增添人間温暖。

參考資料:
1.東華三院一百三十年,東華三院,2001年。
2.益善行道《東華三院135週年紀念專題文集》,冼玉儀 劉潤
和主編,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6年。
3. 善與人同《與香港同步成長的東華三院(1870~1997)》,丁新
豹,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0年3月。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多元文化 • 建立香江
愛港溫情, 攜手踏平崎嶇路
難民教父 — 嘉道理兄弟
百煉精金 • 靈實精神
濟弱扶貧自東華
百年傘業  情牽人間

2015年2月內容

專題 • 耳聽八方 • 營商有道 • 天倫樂  • 親子樂 兒童天地 •生命線  • 智慧之窗 • 健康寶庫 • 世界遊蹤免費活動消息 • 香港角聲與你 • 勵志影視 • 繽紛世界 • 基督教服務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