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孔子無私,耶穌捨我

2014年11月
文/姚錦燊

1407_14d本專欄將耶穌教訓植入漢代語境,因為耶穌出生正值中國漢朝。作者用第一人稱的信仰自白,模擬漢代信道者怎樣從羅馬帝國聽聞福音,參照一本載錄耶穌教訓之《耶穌論語》及口述使徒教訓,再考究中國經典,將人本的中國文化導向至以上帝為本的基督信仰。

先師孔子(公元前551至479年)生於東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至481年),當時各地諸侯蠢蠢意欲奪權,不把周天子看在眼內,這是人性權慾氾濫的結果。國家在上者中飽私慾,在中、下者只顧短期利益,上行下效,導至禮崩樂壞,1社會混亂,百姓生活艱苦。

孔子時,中國經歷二千多年帝王管治,相傳堯、舜、禹是最理想的賢君,到商代而制度確立,到周代禮儀法度趨於完善, 後世皆以周禮為楷模。孔子生於周末亂世,在在透露出他想要復興周禮的願望。

若然我們以為孔子只顧僵守充滿封建思想的周禮是不對的,《論語‧八佾》說:「吾從周。」其實孔子對文明的嚮往很務實,周代的社會秩序較上古進步,周代的文明發展和文物保存也較上古完善,這些才是孔子重視周禮的原因。2孔子並非囿於某時代的傳統,他衷心所嚮往的其實是相傳堯、舜的理想社會, 他所追求的是公而忘私的完美人格,看《論語‧泰伯》:「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史記‧太史公自序》說,孔子著《春秋》之目的,是要「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從《禮記‧禮運》看, 孔子也並非以周作為一個絕對完美的朝代,他說:「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孔子意在貶抑夏禹、商湯、周文、周武、周成、周公這六位聖君,都帶有家天下思想,只能達到「小康」之治,及不上孔子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3

在《禮記‧孔子閑居》,孔子提出用「三無私」服務天下:「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意謂,天怎樣無私覆蓋大地,地怎樣無私承載萬物,日月怎樣無私照耀天下,同樣賢君也應以此態度服事人民。

可是真正公平無私的社會,就是在唐堯、虞舜、夏禹、殷商、姬周, 以至孔子的時代都未曾真正出現過,因為人性帶着私心和偏心。

孔子無私治國,是政治理想,但他並未提出如何以此作為個人完美人格的追求。主耶穌卻以無私捨己設教,《耶穌論語》182頁記載:「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你們若遵行我(耶穌)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

大秦國(羅馬帝國)聖徒約翰這樣描述主耶穌無私之愛:「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4聖徒保羅又說:「祂(耶穌)是愛我,為我捨己。」5耶穌展現的忘我捨己之愛,超越人間,此愛乃是來自上帝。孔子若能見到耶穌,恐怕也必賞悅他的完美,因為《論語‧里仁》說:「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耶穌論語》可向角聲直銷書店郵購。)

1《論語‧陽貨》:「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2《論語‧八佾》:「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3 參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第4章,〈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性與天道〉,頁65-69,臺北,商務,民58年。
4《聖經‧約翰一書》3章16-18節。
5《聖經‧加拉太書》2章20節。

其他生命線文章

(福音恩言) 到我這裡來
(靈界揭秘) 為什麼會那麼快便會說方言?
(耶穌論語) 孔子無私,耶穌捨我

2014年11月內容

專題耳聽八方營商有道天倫樂生命線智慧之窗親子樂兒童天地免費活動消息健康寶庫世界遊蹤香港角聲與你勵志影視繽紛世界基督教服務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