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耶穌由天說愛 儒者疑天說仁

2014年6月
文/姚錦燊

1405_14b這是一個文化反思專欄,將耶穌教訓植入漢代語境,模擬福音若在漢代傳來,聖徒將會怎樣回應。那時佛教未成主流,新約《聖經》尚未結集,人們只能看到一本載錄耶穌全部談話的《耶穌論語》,得知最簡樸的耶穌教訓……

傳說古代有上天授賜賢君,稱為天子。天子禪讓,恭行禮教,人民敬天奉天,對上天存著美好願望,以尋求天意為遵行天道。《詩‧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指上天生養民眾,賜予美物,設立法規,人類心性總是羨慕美好的行為。

可是,經歷夏、商、周朝數千年的傾軋,君不賢、臣不肖,人民才認識到政治黑暗,未見賢君,卻見權力禍患,便開始懷疑天道,甚至埋怨上天。《詩‧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傭,降此鞠凶。」怨上天不保祐人民,降下這麼大的禍亂。

五百年前春秋時代,先聖孔子生於大道不行的亂世,天道追尋轉向迷信,不問蒼生問鬼神,再沒有幾個有識之士,會以天道教化人民。《左傳》記載,孔子認為「天道遠,人
道邇(近),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當孔子面對道德理想不被採納時,他仍積極樂觀,身體力行地實踐自己的教訓──「仁」,即努力地做一個完人,並以此為實踐天道。《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行仁,《論語‧顏淵》中記述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行仁?」孔子回答:「愛人。」《論語‧衛靈公》中記述子貢請孔子給他一句終生受用的話,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即對待別人好樣對待自己一樣。

孔孔子這些話,不正正與主耶穌的教訓切合?《耶穌論語》(頁37)記述:「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而耶穌教訓的中心也是:「愛人如己」。孔門仁道與耶穌教訓如此一致,但分別在哪?原來產生仁道教訓,是因當時人民已失去對天道(上帝)的信仰,孔子便以人倫責任為人生的第一大義來教育人;而耶穌所傳的「愛人」之道,便是兩條最大誡命中的第二條,而第一條便是「愛上帝」。

《耶穌論語》(頁153)記述:「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你要聽,主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耶穌便是上帝親臨人世,將愛的源頭──上帝── 帶來人間,讓人可從敬天、奉天、愛上帝來實踐愛心。賢君未可求,上帝卻離人間不遠。(部分觀點採自謝扶雅:《基督教與中國思想》,第九章〈孔子的宗教思想〉,香港,基文,1971。)(《耶穌論語》可從角聲直銷書店購閱)

其他生命線文章

(福音恩言) 饒恕父親
(靈界揭秘) 怎樣處理靈界求助個案
(耶穌論語) 耶穌由天說愛 儒者疑天說仁

2014年6月內容

專題 • 耳聽八方 • 營商有道 • 通識教育 • 天倫樂 • 親子樂 • 兒童天地 • 生命線 • 免費活動消息 • 智慧之窗 • 健康寶庫 • 世界遊蹤 • 香港角聲與你 • 勵志影視 • 繽紛世界 • 基督教服務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