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2014年通識科文憑試: 身處香港的世界公民

2014年5月
文/許承恩(中學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

熟悉的時事生活議題

2014年通識科文憑試順利完成,之後的數天,坊間熱烈地討論相關的題目。以下,筆者嘗試就不同的試題內容,作出簡單的整理:

1405_9b

不難發現,只要學生留意周遭所發生的事情,絕不會對上述的通識考題感到陌生。

例如,提及卷一第一題,特區政府一直面對著社會內各種的挑戰,制定不同的政策來回應市民的訴求。另外,現
任特首梁振英由參選特首選舉至今,多次公開表達對香港核心價值的關注。還有,只要學生留意新聞,必會發覺香港市民近年多次發起遊行示威,媒體甚至將香港命名為「遊行之都」。

再了解另外的一些題目,例如:每次兩間電力公司加價,總會引發社會對能源使用的討論(卷一第二題);傳媒經常報導香港人的生活模式,提醒市民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要性(卷一第三題);就中國崛起所出現的機遇與挑戰,一直是全球討論的熱門話題(卷二第一題);黃色橡皮鴨「訪港」,引來全城關注,不少學生也曾往尖沙咀與「巨鴨」拍照(卷二第二題);世界自然基金組織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正好以「熄燈」來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議題,間接地令人想起香港的光污染問題(卷二第三題)。

故此,如果學生一直關注周遭的新聞時事,並將這些新聞時事與在通識課堂中所學習到的概念、知識拉上關係,遇到上述的題目時,自然會更得心應手。

社會對試題的另類關注

不過,在考試過後,傳媒及互聯網群組卻有另類的關注。社會大眾、傳媒將大部份的注意力都放在卷一第一題的兩幅相片當中,將討論的焦點放在關於「遊行示威」的看法上。該題目所刊登的兩張照片,相片的漫畫角色(貌似特首梁振英被丟進垃圾桶中)及大量的標語內容被刪除,只剩下最大篇幅的示威橫額標語。就這次照片刪改事件,有人認為這可能是「河蟹」表現,考評局不敢得罪權貴,最後便使用二次創作的手法來刪除對政府不利的訊息。

事實上,站在教學、考評的角度出發,不難理解為甚麼考評局出卷一第一題時,會刪走部份資訊。參考該題題目所刊登的兩張照片,當中的漫畫角色被刪,這種做法會令考生更聚焦於一種的文字資訊當中,不致盲目地抄襲所有的資料。試想,如果題目資料保留了漫畫,而政治漫畫的主要目的為諷刺時政,且多用暗示的方式,最後,很有可能部份考生會「照搬」漫畫內容,花大量筆墨來形容漫畫如何描繪漫畫角色被丟進垃圾筒中,或列舉「丟進垃圾筒」的可能意思,以致用了額外的時間來表達一些文字資料已清楚列明的訊息。

況且,這種修改資料以致有助課堂教學、考試出題的方法,一直被廣泛採用。若老師不可以修改或剪輯教材的原始資料,而只能將所有資料「原汁原味」呈現在學生面前的話,這會令學生感到難以消化。

社會關注反映社會氛圍

其實不只通識科,其他的科目考試也有出現上述的相似現象。正如,早前中文科寫作卷的其中一題「必要的沉默」,公眾的討論,尤其是互聯網的批評,非常熱烈。大家都擔心考評局是否暗示學生需要對政治議題有「必要的沉默」。但對考生來說,重點還是好好作答,根本不會亦不覺得自己會因為該試題而改變價值觀,變成了沉默的市民而不敢發聲。

進一步的思考過後,會發現這些討論的背後,並不只是針對考評,而是反映部份的公眾人士所關注的社會議題,或某程度反映了部份社會人士的觀點想法,甚至是囤積著的一些怨氣。無疑,在探討考評、試題的質素之餘,這些觀點與想法實在非常值得社會重視,亦值得基督徒深思。故此,探討考試試題或試題背後所引申出來的社會討論,實在有助這一代的家長們和少年人更全面地關注社會內的多種議題;不然,少年人難以應付考試,家長們亦難以明白現時的社會需要。

對基督徒而言,情況也是一樣,大家實在不能與社會脫節。我們必須思考及關注社會內所發生的種種事件,反覆思考:在關注社會議題時,有否「偏顧」的現象?能否較全面地了解和關心社會?

2014年5月內容

專題 • 耳聽八方 • 營商有道 • 通識教育 • 天倫樂 • 親子樂 • 兒童天地 • 生命線 • 免費活動消息 • 智慧之窗 • 健康寶庫 • 世界遊蹤 • 香港角聲與你 • 勵志影視 • 繽紛世界 • 基督教服務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