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通識課與待人處事的態度

2014年4月
文/許承恩(中學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

近日,不少的時事新聞令人情緒起伏。

接觸時事 衍生疑慮

較詭異的,要說「馬來西亞航機失蹤事件」;提及國際間的衝突,又會想起「烏克蘭危機」;論及兩岸三地,自然又會想起「台灣大學生『佔領』運動」;加上本地的「劉進圖遇襲事件」。面對近來的時事新聞,同學們有很多的感受,部份事件更震動了學生的心靈,聞者黯然。

通識科常運用時事議題作為探究的材料,自然容易接觸上述激發起學生情緒的新聞。在接觸的過程中,通識老師及學生很容易會遇到以下問題:

1. 覺得上述時事新聞帶出與生命相關的反思,但如果只從感性的角度出發,好像少了分析的元素而變成只有情緒的抒發;

2. 若只分析與時事新聞相關的知識,例如評估政府的應變措施、意外發生的原因等,似乎僅集中於功能性的分析,欠了人情味,心裡或覺有點不舒服;

3. 很難找出當中的爭議點,且容易引起道德的爭論,例如匆匆討論哪些人做得不對,若大家標準不同,便很難歸納出一致的結論。

事實上,在學習的過程中,教育界常提及要同學掌握「知識」、「技能」與「態度」,而以上問題,正涉及此三項元素中的「態度」問題。

討論需要 態度重要

對通識老師及學生來說,「態度」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再以天災人禍為例,當討論菲律賓風災時,大家自然集中討論當中的成因或了解菲律賓的背景。另外,大家也會討論此一自然災害的影響,像菲律賓此一發展中國家的困境,甚或討論菲律賓政府與香港政府之間的關係。以上種種的討論,正涉及一些基礎「知識」和思考「技能」,但在整個過程中,切忌不要忘記的是,必須持守正確的「態度」。

也有另一原因導致大家忽略處理議題的「態度」。一些人誤解了通識科的宗旨,以為通識科代表全面開放,對所有事情也沒有既定價值。所以,老師在討論時必須接受所有觀點,甚至應制止自己說出看法,要說也最好等至課堂最後的一刻,才將個人的意見掀盅。不過,現實是我們正活在一個滿有價值信念的世界中,教育界也正要教導下一代正確的價值觀。通識科的設立目標,亦有列明須「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既是如此,通識科的確有需要持守的價值信念。

由此可見,通識老師及學生不需介意將正確的處事「態度」滲進討論的過程中。至於面對早前提及的三個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的處理方法:

1. 面對悲慘的時事新聞議題時,若大家擔心當中的分享只純屬感性,可嘗試更具體說明「態度」所指為何。舉例,天災人禍正代表人生面對突發的逆境轉變,事件主角或相關的人事很多時也會表現出「堅毅」、「勇敢面對」等的特質,伸出援手的個人或群體亦多突顯了「敬業」、「關心社會」等的信念。

2. 大家可在討論時同時要求,在分析的過程中必須配合相關的「態度」,例如:涉及悲慘的時事新聞時必須嚴肅討論,切勿兒嬉或開玩笑,又或在角色的代入時,必須認真地關注當事人的感受。

3. 針對一些普世價值,或者違反法律的情景,大家可先說明既有信念,不必討論。例如在「劉進圖遇襲事件」中,兇徒經已違反普世價值的標準及本地法律,沒有必要再討論兇徒有沒有做錯事。

建構價值 學會回應

總括而言,在通識學習的過程中,多加留神當中的「態度」,不但有助建構學生正面的價值信念,同時也有助學生回應提問。舉例來說,現行的公開試中,通識考評題目也曾問及一些角色代入的問題,像是「假如你是駐校社工」或「假如你是主角的朋友」等。當大家代入角色,希望成功地解決問題時,除了要說明方法外,在整個處理過程的背後,要持守的信念及成熟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若老師和同學們想起基督徒的身份,在課堂的討論過程中,將有更深入的反思。例如,再提及「劉進圖遇襲事件」、「學生佔領」事件、「烏克蘭危機」等的時事新聞時,同學可思想:這些事件與哪些基督教的價值觀拉上關係?作為基督徒,我們又可以如何回應事件?

2014年4月內容

專題 • 耳聽八方 • 營商有道 • 通識教育 • 天倫樂 • 親子樂 • 兒童天地 • 生命線 • 免費活動消息 • 智慧之窗 • 健康寶庫 • 世界遊蹤 • 香港角聲與你 • 勵志影視 • 繽紛世界 • 基督教服務 • 愛心匯點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