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家居: (書書入扣) 沉默的背後

2019年8月    

◇青臣

書名:沉默
作者:遠藤周作
譯者:林永福
出版者:立緒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1月
版次:2017年9月20刷

遠藤周作的《沉默》,以迫害基督教的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為故事背景。葡萄牙司祭洛特里哥與同事,因為不相信費雷拉教父棄教的消息,偷渡到日本去傳教及調查「真相」。
過程中,司祭過著不斷被追捕、擔驚受怕的日子;見識到信徒殉道的慘烈場面;嘗到被出賣的滋味;忍受被強權壓迫、輕視的處境;不敢跟殉道者同死的懦弱表現、惟恐被揭破的羞恥心虛榮心;最終軟弱地選擇棄教。一切一切,都瓦解了以往在平靜日子築起的信仰表象,司祭嘗盡恐懼、忿怒、心痛、疑惑、厭惡、震驚、慚愧、冤屈。面對自己信仰的考驗和內裡的真象,經歷一番掙扎後得到超脫,重新確立對上主的信心,坦然面對真我,平靜接受棄教者的身分。
《沉默》探討的主題不少,在此略說其中兩種:探索神的沉默、反抗歷史的沉默。
表面上,對於吉次郎的怨恨、司祭的疑惑,神是沉默的。他事實上,作者藉著故事告訴我們,神並非沉默著。透過信徒的殉教;怯懦的吉次郎反覆出賣身邊人、棄教又求寬恕;教父棄教的苦衷;司祭得到回應:「我並非沉默著,而是一起受苦。」在在都證明神的存在。
另外,天主教歷史只讚美殉教者的壯烈犧牲,掩埋了棄教者不為人知的軟弱痛苦,作者對此種沉默提出抗議。透過司祭的心理變化:基督榮耀、聖潔的形像,漸趨模糊,痛苦、忍耐的臉孔卻越加清晰。對吉次郎從輕視、厭棄,到寬容、接納,交代司祭從基督裡學會了與弱者認同,領悟出道成肉身,神成為弱者,著實彰顯神對人憐憫寬容的愛:不論是勇敢的殉道者,還是懦弱的棄教者,神始終如一地愛他們。
《沉默》以說故事的方式,將發人深省的信仰問題傳達給讀者,其震撼情節亦叫人良久未能釋懷。除了發現隱藏在沉默背後的深沉意義,讀者也感受到籠罩著沉默的沉重氛圍:面對越發不利的形勢、無法擺脫的苦難,司祭一樣未能免去人性的怯懦、困惑,也幾經掙扎,即使有所超脫,終其一生也離不開被禁錮、無法伸冤的局面。
放諸現實,面對不公義的強權,不論做甚麼也無法扭轉乾坤,相信不少人也會問:上帝為何沉默?作為信徒,在困局中謙卑地接受神的沉默,已不容易;在苦難中先不管自己的痛,而去思想基督忍耐著痛苦的愛、擁抱被嫌棄者的愛,這挑戰就更大了。若再面對如筑後守般無恥的加害者,要去思想神愛好人,也愛歹人,筆者撫心自問也會暴跳如雷。誠然,效法基督並非易事。
這部作品讓讀者檢視人性隱藏的的驕傲、虛榮,也提醒信徒反思逼迫當前面臨的考驗,體識何謂「道成肉身」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