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兒時味道) 五月粽

2019年6月  

永仁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前後,就有鹼水粽吃。早上睡眼惺忪起來,媽媽烚好了粽子,再用鹹水草代替刀,把粽分成幾份,另加一小碟白砂糖,我便用筷子戳著粽子,蘸砂糖來吃。一口咬下,外面是白砂糖的粒粒口感,粘著粽子糯米的軟糯、甜甜蜜蜜。還有大姨自家製的鹹肉粽,竹葉包著香軟的糯米和綠豆,加上鹹蛋黃及入口即化的肥肉,實在太好吃了。
很多傳統,都是在長大後才開始懂得珍惜,例如包粽。小時候大姨包粽,早在端午前便用盆浸粽葉,還要加鹹水草一起浸和烚一遍。還要準備糯米、綠豆、腩肉和鹹蛋黃等,其中豬腩肉更是提早兩天已經醃定,這樣才夠入味。大姨是包粽高手,可惜小時候就是沒把握機會學,之後已學不到了﹗
端午節的氣氛全靠由粽所營造,說真的,有多少人划過或在現場看過划龍舟呢?最多是端午節當天,看看電視直播的賀端陽的龍舟競渡賽,而節目主持人在賽事間或會介紹端午節的習俗和由來。
每年到農曆四月尾,很多的店舖都會掛滿粽子,有長形的北方粽、三角形的南方粽、肇慶裹蒸粽、潮州粽、客家粽和福建粽……有鹹的、甜的。至於廣東的鹹肉粽,不只在端午節才出現,茶樓或粥舖平日也會賣。還記得在外留學,在唐人街有一位婆婆在街邊擺賣她親手包的鹹肉粽,每次經過我都會買上幾隻。她包的粽子,一隻分量剛好是一餐,我會先放存在冰箱,閒時蒸熱一隻來吃,代替一頓飯。
現在的粽子多有乾瑤柱,肥肉少,配料增加了,卻沒有記憶中的粽子美味。這令我有股衝動,來個包粽大體驗。在網上看別人的視頻和相片,以為好容易,包起來才知道有難度,看見糯米漏出來,粽子就快散開。不過萬事起頭難,包上了四、五隻之後便漸入佳境。自己做的粽較細,餡料和糯米量自己調校,這次我沒下乾瑤柱,簡簡單單的,只有糯米、綠豆和鹹蛋黃,一切按自己喜好調整,這就是自家製的最大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