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農曆新年二三事

2019年2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楊佩珊、黃熾明、胡明慧、伍志婷、吳洛曦、黃玲玲、梁家如、周簡豔珍

農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雖然各地慶祝風俗不盡相同,但不變的是合家團圓,其樂融融的氛圍。對香港人來說,除夕晚不單是一頓暖洋洋的團年飯,每年必不可少的餘興節目,便是舉家一起去年宵市場逛逛。然而,各位有否想過年宵市場,是何時開始出現?現在讓筆者帶領大家,認識關於它的歷史。

源遠流長的歷史

年宵市場也稱作花市,往時被稱「除夕花市」,它的起源能追溯至明代。最早期的花市始於廣州,光緒年間有一首《羊城竹枝詞》形容,「羊城世界本花市,更買鮮花度年華。除夕案頭齊供養,香風吹暖到人家」,可見逛花市,買花的風俗則由此而來。時至今日,逛年宵已成為香港的傳統。
至於香港的年宵市場最早之選址,據傳在太平山區下的「擺花街」,即蘇杭街和文鹹街。起初的年宵市場,只是一眾小販於新年前聚集起來。正值新年時,小販擴大攤檔,主要販賣應節的花卉,當中亦有糖果瓜子出售,貨物較為雜亂。

經歷風雨仍不變

不過,隨著日本佔領香港,年宵市場曾一度停止舉行。直至香港重光後,年宵市場開始再重現民眾眼前,並於1946年,政府首次發小販牌照。1950年,港英政府對年宵市場實施,同樣是以發牌形式,在港島告士打道和九龍西洋菜街,提供攤位讓小販經營,牌照方面為競投人士價高者得。直到1957年,因市政局禁止熟食攤檔投攤才絕跡。
1960年起,年宵市場轉到維園舉辦至今,經已成為固定的地點,加上政府對攤位與場地進行管理,令其更為整理。同時在新界及九龍地區,分別設有固定的年宵市場,吸引大批市民開開心心逛年宵。
除此之外,今日的香港,每逢歡度農曆新年,皆是拜年、看煙花、打麻雀、去旅行等。那麼以前的時候人們是如何過新年?有甚麼的新年習俗面臨消失,甚至已經消聲匿跡呢?就讓我們看看,一些有關的傳統習俗。
不可不知的趣聞

守歲

又稱照虛耗或熬年,是中國傳統的除夕習俗。它可追溯至南北朝,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火光旁聊天,通宵守夜,等著新年來臨。在梁朝的庚肩吾、徐君倩更有守歲的詩文。守歲意味著除舊迎新,讓燈火將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預示來年吉祥如意。古時老年人守歲有「辭舊歲」之意,年輕人守歲則可為家中長者添壽。於是當天人們一定要趕回家團聚,以及家中的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這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可是在香港卻越來越少人能持守了。

賣懶

賣懶是廣東人的過年習俗之一,小朋友會在年三十晚拿著紅雞蛋、燈籠及香到處高唱「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傳統上,小朋友在村口上香完畢,再歸家把風紅雞蛋吃掉,算是賣懶成功。其實,以前香港亦有類似的習俗,更曾經頗為流行的。相傳如果家中的小孩,懶惰不用功讀書,有些人乘機把「懶」寫在紅紙上,然後混入類似的物品中賣出,寓意「賣懶」,新一年便可戒除懶惰。聞說必須在年三十午夜前,成功賣出而又不被發現,才算成功。可惜現時的屋苑,都不會讓小孩們亂走,因此該習俗已成為了歷史。

燒炮杖

戰前香港的炮仗工業十分盛行,亦會出口到歐美南洋。不過現今燒炮杖是犯法的,所以這傳統將會逐漸消失。只是新界的一些圍村,還有人在新年燒炮杖,但對於居住在市區,新一代的小朋友們,就可能未看過此情景。
大家趁著今個農曆新年,不妨用口述、文字、圖片記載等可行的方式,向下一代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