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當基督降 臨香江時

2018年12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鄒景雄傳道、楊佩珊、黃熾明、唐泳欣、胡明慧、伍志婷、吳洛曦、陳錦壽、梁家如、周簡豔珍

筆者的弟弟與弟婦為非信徒,不過在他們兒子五歲的時候,卻送他到教會參加主日學,原因是他們覺得基督徒正派和乖巧。也許基督徒給他人的第一印象-「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且充滿愛心;只是食飯要祈禱、不上香等。」,筆者相信大部份的香港人,對基督徒有著如此的概念,這是跟早期的社會有關。

改變人心的力量
昔日的香港是一個貧窮、落後的漁村,百姓生活非常艱苦,遑論入學接受教育(當年的教育制度是自費),就連基本的吃得飽、穿得暖、患病求醫也是困難重重。直到傳教士的出現,不單紓緩民生的需要,而且更因他們無私的奉獻,讓不少的市民深受感動,無形中建立了一種願意付出,人與人之間互相守望的精神,影響著當代人對生命、道德等方面的價值觀。
那時的小孩,自幼被這份積極的觀念,薰陶下成長。縱然他們遇到挫折,但仍能充滿希望及信心,去面對逆境。今天,他們已經在各行各業裡發光發熱,貢獻社會;其中有些更脫離貧窮,變成社會上的知名人士,不斷慷慨解囊,熱心公益。

成就今日的非凡
自從基督教在1841年傳入香港後,由於當時政府未開拓社會福利工作,因此早期教會擔任了慈善救濟方面(包括醫療、教育) 的角色,尤其在日本侵華及管治期間,更提供食物和難民營,給予有需要的人士;除此之外,教會亦為受火災影響的居民興建房屋,協助他們度過難關。隨著社會逐步穩定,各類型的社會福利項目,比如職業訓練、寄養服務、特殊學校、幼兒中心、青少年小組工作等,經由教會從西方引入,以照顧不同群體的所需。
踏入七十年代,政府不僅在法律上修訂婚姻法,實施強迫教育外,還有進行大幅度的社會福利改革,並與教會建立夥伴關係,推動社會的繁榮穩定。近年因應社會的急劇變化,基督教在傳播、影音及藝術行業,開始嶄露頭角,例如福音粵曲將傳統和現代的文化揉合,加入宗教元素演繹而成,這些被忽略的傳統文化,讓人再次重視之餘,甚至能激發出更多的創作,促使業界更上一層樓。

承傳前人的精神
由此看來基督教對個人以至社會,其影響力非但毋遠弗屆,同時它的貢獻,確實是功不可沒的。至於現今香港基督徒大概有48萬人,天主教徒約36萬人。根據2014年香港教會普查資料顯示,全港華語會堂有1287間,平均四間堂會有一間是50年以上。目前最多堂會聚集的地區,首位是油尖旺,其次為深水埗,第三位在沙田,而香港十大主流教會分別有–聖公會、浸信會、路德會、神召會、播道會、信義會、宣道會、平安福音堂、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萬國宣道浸信會。
另一方面,於五十年代成立的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現時致力促進各基督教服務機構,香港各大宗派跟中國大陸,及海外教會之間的聯繫。此外,信奉的佛教及道教,與無宗教信仰人士,佔香港人口大致40%,可見香港傳福音工作的迫切性,實在刻不容緩。
對於未來福音工作的拓展,有賴各位香港基督徒,一起同心協力推進,承傳前人的精神,彰顯出基督的大愛,讓香港成為別人的祝福,誠心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