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 (理想家居) 社區共融

2018年11月
◇劉志海

如果在大學上一課甚麼是「社區共融」,相信大半班同學過兩三天就忘記了。假若帶大家走進社區,跟一班中小學的師弟妹們相處半天,這課肯定是畢生難忘!
身處今天文明的香港,大眾透過高教育水平和道德的規範,加上法律約束,残疾歧視的言行逐漸減少。但有時候不求甚解的優待,或盲目高調的關注,往往會成為另類「標籤」,最終令受助者難於接納。或許是源於不了解,而無意地萌生出來,像好心做壞事般;因此我們別忘記,他們也需要一份同理心。
回想當年在某特殊學校擔任義教,聽到同學說:「外面『正常學校』、『正常人』……」,縱使他們說起來很自然,但聽起來卻不自在。 試問肢體只是先天障礙,或後天因意外造成的肢體傷害,內裡卻充滿朝氣活潑、好學勤力,心智健全的學生,何以「不正常」來自視呢?
對於我工餘兼任教學多年,亦在青少年及兒童機構當義工,看見現時許多四肢發達的「正常」青少年人,倒是無心向學,缺乏人生目標。即使沒有踏上歪路,但一心只想走捷徑,言行和品格方面有所缺失。說到底,誰才是「不正常」?也許是同學們禮貌地與應著社會大眾,慣常用的稱呼而已。再者他們出發點,相信是讓人能清晰分辯自己異於「常人」,這實在令我感到很可悲。
所以每次同學這樣說時,教師或家長義工,都會耐心教導及回應:「其實肢體障礙只是能力高低上的差異,各位同學五官端正,品格健康善良正向,是不應用『正常』或『不正常』來區分,甚至自嘲來矮化自己。另外,意識和價值正確,應該只用『主流』形容會更貼切,比如『主流學校』。」在我個人而言,不論是肢體障礙或健全,所謂主流與非主流,不過是觀點角度吧!
好像最近我帶領一班設計系學生,探訪一間中小學校。感謝該校校長的誠懇接待,並介紹師生日常校園內課堂及課餘活動。當天最欣賞是教學團隊、社工、治療師,特地安排了某部分由學生作導賞員,甚至烹調美味的茶點招待。儘管舊校舍空間設計與設備,因資源缺乏,導致日久失修,但看見學校上下一心,以愛心、人道辦學,除了令人敬佩及欣慰外,更讓我感受到真正有教無類的精神。願盼本人能為學校,帶來更多實際的支持和幫助。
學識不單是理論及做功課,而應當出外見識,並嘗試實踐!最後,希望我的學生能牢記社會創新、通用設計課本之餘,同時不要忘記由小學生來任教的這一課!

若有感動想回應支持,可瀏覽香港西區扶輪社匡智晨輝學校
網頁:http://www.rchchope.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