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抑鬱你我齊面對 同心同行衝過去

2018年11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張美儀、黃熾明、楊佩珊、胡明慧、唐泳欣、黃玲玲、吳洛曦、伍志婷、梁家如、周簡豔珍

我的女兒欣欣今年讀中四,她自小性格活潑開朗,而且成績一向良好,所以我和丈夫從來不擔心她。直到兩年前的暑假,她開始情緒不穩,時常在臉書留言表示不開心及哭泣。開學時,她告訴我不時感到頭痛、失眠、心跳急速、手震。我們估計她患有情緒問題,便立即安排她見精神科醫生,醫生確診她患上抑鬱症,除給予藥物外,還建議她接受心理輔導。之後她在輔導中,表達對我和丈夫關係不和感到困擾,而且已經服藥有一段時間了,但情況仍然未穩定。於是我們主動向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求助,中心社工勸勉我們,學習認識女兒的病,同時參與家庭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一家人嘗試聆聽對方的需要及期望,欣欣逐漸地舒緩了對家庭的鬱結。
另外,我們經常跟學校溝通,可讓她輕鬆學習之餘,並鼓勵她多表達自己的感受;適時給予她讚賞,及肯定她的努力,以提升她的自信。女兒患病期間,我們保持與互助小組的家屬分享,透過同路人彼此支持,讓我們更有勇氣面對難關。另一方面,我們了解抑鬱的情緒會感染家人,所以閒時我們會各自做喜愛的事情,以平衡照顧女兒的壓力。
最近,欣欣開始與同學再次來往,一同逛街、打球等,我和丈夫相信快樂時光,能讓她有力量踏上未來的路!
回想整個過程,實在非常感恩!因為我們在互助小組,聽到很多組員分享,他們的家人對患者不接納,真的感到十分無奈。有見及此,我用過來人的身分呼籲大家,患者除了專業人士提供的醫藥治療、心理輔導、志願機構提供的社區服務外,家人、朋友與社會的接納和支持,對他們的康復都極為重要。
家人:多關懷及留心患者的精神狀況,以確保他們依時覆診和服藥。避免過份監視與照顧,讓他們學習獨立。另外,給予他們平靜和有規律的生活環境,並鼓勵及陪伴他們參與社交活動。
朋友:交往時要視他們為正常人,用和藹和誠懇的態度與他們交談。嘗試細心聆聽及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有宣洩的機會。過程中對他們莫名奇妙的舉動,毋須大驚小怪。
公眾人士:對他們應寄予同情和體諒,尊重他們在社會應有的權利。鼓勵公眾人士主動參觀復康機構,認識有關精神病的正確知識,免除不必要的猜測及疑慮。
最後,患者或其家人,可向基督教社區服務機構、教會或有關心理輔導的福音團體,尋求情緒和心靈關顧,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