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兒時味道) 中秋節搓湯圓

2018年9月
◇永仁

這幾天無胃口,突然想起細個爸爸煮的湯圓。
做湯圓需要的材料很簡單,包括:糯米粉和水。糯米粉加水,不用加太多,加少少,搓一搓,加少少,又搓一搓,成為一個粉糰。之後就準備餡料,今次絕對是童年回憶,我用片糖做餡,手起刀落把片糖分開一粒一粒成小磚。搓平一小粒粉糰,把小片糖放在中間,搓成一個圓波形。沸水,加入薑和餘下的片糖,放入湯圓,待湯圓浮起即成。喜歡片糖脆脆的,又不太甜。
把片糖切粒粒時真的想起兒時,爸爸每逢中秋都會做湯圓,看著爸爸把做好的糯米糰搓成一個圓波,覺得很好玩,也跟著試做。但不知怎的,我兩個姐姐就是沒興趣,只有我嚷著要跟爸爸學做。初時的我只當搓糯米糰的副手,其實是亂搓,由於年紀小的我手掌較小,手又不巧,所以常搓出奇形怪狀的湯圓。精靈的爸爸雖然手忙,但卻不時監督我的「傑作」。爸說湯圓顧名思義就是要圓的,湯圓又有團圓的美意,怎麼可以讓我「胡作非為」。
大一點認真地做,卻因為我「好勝」,邊做邊跟爸比較誰的湯圓做得比較圓?誰捏的最靚?結果愈搓愈大粒,十足乒乓波,甚至較乒乓波更大,有時不加餡,家姐們就嫌淡而無味,但我就覺得煙煙韌韌,配上糖水更是黏黏甜甜,或許自己做的東西就是特別好吃吧!
每逢佳節,香港人的傳統都喜歡跟時節去食不同的食物,例如新年會食年糕,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就會食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尤其一家人圍在一起,喝上一碗甜甜的湯團,心裡似乎也感覺溫暖!
近年喜歡在傳統節慶,親自動手做應節食品,因為幾乎想吃甚麼就放甚麼,如湯圓可以放花生、芝麻或者蓮蓉,令到咬落去的時候,同時感受到餡料的香甜,及軟淋淋的麵粉皮交融的口感;雖然廚藝再好也比不上專業師傅所做的,但是食物的不完美正正凸顯了是自己親手做的,有人情味嘛!
其實食物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心,中秋除了和家人團圓、分享,也可以和其他人一同分享,惟有分享才能體會快樂的滋味!或許與家人、友人一起搓湯圓,把與對方的情感放在手心裡,慢慢揉出幸福、圓滿,這樣過中秋也蠻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