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師心童心) 年輕人的別稱

2018年9月
◇曹綺雯

現代年輕人的別稱是甚麼?是食飽無憂米的無知者,終日埋首打機的隱青,完全不肯負責任的廢青,抑或徒然埋怨的憤青?他們的朝氣和理想到底去了哪裡?誰可為他們的魄力,冰封的熱情解凍?
且聽我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主角是來自兩所學校,剛升上中五的一群學生。他們透過老師的引導,竟大著膽子參加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舉辦國際基因工程生物機械競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s competition)。這比賽對許多中學生而言,著實不知所云,望而卻步,然而他們卻興致勃勃。源由是學校於低年級開設生物科技課,他們的生物科老師熟知生物科技。在校內組織「生物科技學會」,其中一間更有「腦神經學會」,讓他們年紀小小已進入這偌大的科學領域,激活他們的好奇心,開拓他們的視野。
他們經過思量,最後決定以「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俗稱小腦萎縮症)的嶄新診斷方法」為題,希望可以尋找新的生物標記,及早為準確診斷這罕見病建立實驗基礎。為此學生們前往中大訪問專研究此症的學者陳浩然教授,向他討教。同時也邀請小腦萎縮症組織的患者前來,讓他們切切實實地理解和感受患者的難處。當天我以小腦萎縮症協會副主席的身份,與三名病友跟學生分享。得悉他們正研發一「納米機」來檢定第三型小腦萎縮症(SCA3),這設計的目的是能快捷準確地作出測檢,又毋須花費高昂費用。我們都十分訝異,區區十六七歲,竟對這病認識那麼深,而他們的研究,聽起來好像是大學研究的課題,亦似乎是科學家及醫生的專利,能有如此識見,我直言:「讓我眼前一亮!」
我也好生奇怪他們從何得知這疾病。原來他們初步構思只是為罕有疾病做點研究,剛好他們的老師,當年是陳教授的學生。湊巧師徒在中大校園相遇。事,就這樣成了。
這兩所不是甚麼傳統名校,但只要老師用心引導,年輕人就能有所發揮。老師的責任是薪火相傳,傳的不單是知識,更是求學的態度。何傳耀中學,羅氏基金中學的老師,你們做到了,我為你們感到驕傲。我記得朋友說過:「年輕人的別稱是希望」。的確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