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因材施教」而非「以材就教」

2018年8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教牧)辜創霖;(老師)黃熾明、董嘉雯、黃美珊;陳振宇、蘇美玲、橋樑、梁家如、周簡艷珍

筆者以前負責少年團契,有位團友不擅讀書,在學有很大挫折感,後來赴英讀書。筆者問他讀書情況,他說十分開心,原來他擅長煮食,在英國有烹飪學位攻讀,廚師身份也受人尊重,被視為一項專業,他的專長可以發揮,因此感到滿足。筆者聽罷此言,反思良多。

贏在起跑線
偶然和一些服務業朋友傾談,他們提起入行是因為讀書不成,所以學門手藝云云。這是中國傳統的想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構成這種心態,與傳統科舉制度分不開,莘莘學子十年寒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是人生成功的階梯。
香港教育制度可謂千瘡百孔,往往為人詬病:孩子被功課考試壓得透不過氣,課餘還要學習不同興趣班,理由大家心知肚明,要「贏在起跑線」,競爭力不落後別的孩子,才能在考試制度脫穎而出,走上成功之路。這種心態正是科舉文化制度下的產物,我們仍然活在傳統之中。
這樣的教育制度最大問題是扼殺了孩子的個性,沒有尊重他們的獨特天份,把他們放在同一考試制度衡量表現,而考試制度主要只重視某些智能,如言語數理能力等,遇上相應天賦能力的孩子便得心應手,其他則成為考試制度下的失敗者。諷刺的是,我們過早催谷孩子,孩子很快便失去學習興趣,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例如筆者認識的一些年青人,考取八級鋼琴後,滿足父母期待就再沒碰鋼琴。我們期望孩子成功,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發揮其所長
據統計,歷來諾貝爾獎項,有五分之一獲獎是猶太人,而猶太人全球不過只有1500萬人,比例之高令人驚訝。有一本書討論猶太人成功的現象,其中一點就是「重視個性,鼓勵創意」,猶太人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培養他們獨立,鼓勵他們發揮創意,活出自己天賦。是「因材施教」而非「以材就教」。
《聖經•創世記》說上帝按自己形象造人,賦與人類有管理大地職責,這需要各人分工配搭,可見職業無分貴賤:功能雖有不同,但平等而互補。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討論屬靈恩賜也是如此:功能不同但彼此平等配搭。按照這個原則,我們實在需要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他們都是上帝創造,各有不同天賦,可在不同領域發揮自己,貢獻社群;社會也不應功利地側重某些才能,而輕視其他。香港教育制度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首先需要檢視我們社會的價值觀,因為價值觀和制度是互為表裡的事物。
讀過一本介紹芬蘭教育的書,作者是位移民芬蘭的華人母親。某次家長會議,老師說班上有個學生學習進度滯後,於是芬蘭家長紛紛要求老師調整教學進度,讓那位學生跟上。作者對此印象非常深刻,解釋說芬蘭小國寡民,資源有限,他們認定每個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資源,不是要競爭淘汰,而是讓他們每一個成材。甚願香港教育制度可以更新變化,讓每個孩子活出上帝創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