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師」「師」細語

2018年8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教牧)辜創霖;(老師)黃熾明、董嘉雯、黃美珊;陳振宇、蘇美玲、橋樑、梁家如、周簡艷珍

時光飛逝,轉眼間將由學生成為幼稚園老師。生於香港,接受香港教育,從讀書時已對香港教育制度感到失望,眼看不少家長因不想自己的子女「輸在起跑綫」,從小開始已為子女報讀不同的興趣班,希望子女能比他人優秀,正正是因為香港教育制度促使家長們有這樣的心態,在香港這個競爭激烈的地方,子女愈多「技能」才是成功。例如,近年一對母子接受報章訪問,母親為了讓就讀小學的兒子考上九龍城名校,便舉家遷往該處,並為兒子報讀了11個暑期興趣班,包括劍擊、跆拳道、游泳、非洲鼓、中英數等等。在訪問的過程中,只見母親眉飛色舞,侃侃而談,但兒子卻一臉無奈。從他的表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這些暑期興趣班一點也不感到興趣。從求學時期,亦留意到香港學生自殺事件不斷發生,不論是大學生、中學生還是小學生都是自殺事件的主角。香港媒體報道的自殺原因,大部分學生是因為學業壓力而自殺,同樣是因為香港教育制度給予學生壓力,界定了「讀書差」就是失敗者,使學生感到絕望從而以自殺解決問題。因香港教育制度以成績掛帥,若學生無法升讀大學,便會被社會標籤為「咩都做唔到」,令學生因前路茫茫而失去生存動力。
學前教育逐漸被受關注,在幼稚園擔任實習老師教導一班幼稚園高班學生,眼看他們快要升上小學,真希望他們日後能保持現在一顆純真的心,去面對日後所遇到的困難。幼稚園的學童比起小學生、中學生以及大學生相對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壓力,然而教育局所制定的課程指引亦令我有所反思,根據課程發展於二零一七年所編訂的幼稚園課程指引,指出幼稚園半日制學生每天約有75-95分鐘自選活動時間;而全日制學生每天約有110-145分鐘自選活動時間。但從實習的日子,可發現學生每天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選活動。課程指引更指出「從遊戲中學習」,但香港所進行的遊戲中學習都是「假遊戲」,香港大多數幼稚園為學術型,教學中安排的都是「假遊戲」, 如要學生抽認字卡,再讀出卡上的單詞等。名義上是「遊戲」,實際是預設計數、串字及讀字等學習目標。反觀國外的幼兒教育,真正能做到給予學童自由,使他們主動學習,讓學童透過親身體驗而學習,引發其學習動機。
總括而言,香港是一個充滿競爭性的城市,學生在香港教育制度下感到不少壓力,衍生社會問題。若香港教育制度能稍作改善,相信一班學生與家長都能得益。


本人只是一個正式作為學校老師三年的初哥。對於香港的教育制度,我可能了解得還未透徹,不過就自己在職的觀察,還是可以分享一下,教育對學生生命成長的影響和感受。
從數據分析,學生上學所花的時間大約8小時,課後做功課及溫習備課,大約1-3小時。一天花上十多小時學習,佔了生活大部分時間,彷彿是生命中最重要。公式化學習造成學生由充滿好奇心的動機,漸漸變得納悶怠倦、被動厭惡,甚至會討厭上學。長時間的學習生活是否來自社會文化、教育制度、學校,抑或家庭?有沒有另類的例子呢?公式化學習真的不好嗎?沒錯,我們需要在記憶力良好的時候,學習與裝備更多,以便將來之用。但每天十多小時的學習,到底真正吸收到的知識有多少?其實這些問題,只要身處香港,對時事稍有認識都能回答。
學校和家長在社會文化及教育制度下,顯得相當被動,甚至無望。當然,個別私校與有經濟能力的家長,有能力為孩子提供另類教育。不過儘管這些教育良好,學生也要面對升學銜接問題,出路其實很窄。至於老師卻比他們更加被動,因他們還有決定權,實踐自己的教育宗旨;老師只能在上司的指令下,堅守自己的理念,最終通常都會放棄。舉例現時香港小班教學的標準是25人,而理想數字是5-20人。這是誰的理想?是一個老師能兼顧的學生人數;或者是否香港學生太多,必須犧牲教育的本質?如果是這樣,那香港的教育只是工作,說不上有甚麼意義。眼見很多老師,被這個制度弄得意興闌珊,把世事給看化了,完全找不到起初的熱情。
總括來說,香港求學的人數多,政府分配的資源有限,不足以讓全港學童得到最好的教育。學校艱苦經營,年復年,不停在無關痛癢的事情上,改了又改,加添前線老師的工作量,導致陪伴學生的時間越來越少,與老師在師訓所學的「傳道、授業、解惑」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