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社論) 樓價暴漲與陰謀論

2018年7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鄭民豐、譚皓晶、劉以樂、芊雅、青臣、梁家如、周簡艷珍

「衣食住行」,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條件。香港衣、食豐儉隨人,很容易解決;公共交通工具發達,行動十分便利。唯獨地少人多,居住環境狹窄,七、八百呎的所謂「豪宅」,與外國相比,只不過是「蝸居」。幸而香港人「能屈能伸」,又充滿創意,小小三、四百呎單位,設計得精美實用,十分「骨緻」,住起來也算寫意!從前,香港人只要努力工作,總會達成置業安居的美夢;然而近年來樓價瘋狂飆升,無論任何樓宇,動輒一、兩萬港元一呎;輪候公屋,「上樓」又遙遙無期,作為「居者無其屋」的小市民,又怎能不怨聲載道?
香港樓價在2017、2018這兩年,突然飛升,令人有些「無厘頭」的感覺;很像是「97」之時,財團炒高樓市,「挾錢走路」的現象。對此情形,不少專家加以分析,但說來說去,不過是土地供應不足、地價太高;銀根量化寬鬆,利息低、借錢易;尖銳些的會說,高地價、高樓價,是政府和發展商一手造成的,若打破官商勾結、「地產霸權」,香港房屋問題就能解決。其實這些問題,香港一直存在,應不是現時造成樓價高企的主因。於是有些人便猜測,這是「政治陰謀」,是「佔中」的後遺症;香港年輕人「不聽話」,政府一於抬高樓價,讓年輕人無屋居住,置業之夢破滅,迫使他們離港發展。並不斷讓「大陸人」進口,如此不出十年,香港人口的結構,已是「大換血」。
若宏觀世界,這像霧像花的「陰謀論」,似乎不能成立。因為中國各大名城,如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亦有樓價飆升的現象,有些升幅比香港更厲害,難不成中國政府,要「迫走」中國人?當然不會。事實上,「大陸人」到世界各地豪買房產,把海外各大名城如悉尼、三藩市、紐約、洛杉磯、溫哥華、多倫多……的屋價「炒」得「飛天」,已非一日之事。外國人對此既看為「黃禍」,亦看為「黃金潮」;很多長者賣了市內的房產,到郊外享清福了,可憐「後生」一輩,在名城之內「居不易」。幸而海外地大物博、交通便利;名城之外,別有洞天。由此可見,「大陸人」豪置房產,非香港獨有。
說實在,港人對「大陸客」不友善的事件,令不少「大陸人」對香港心有餘悸;世界海闊天空,人人都有尊嚴,何必到「香港地」來受氣?善待客旅,是我們應有的禮貌和愛心;這方面,盼望香港人自省。此外,嚮往自由民主,追求生活安定,是每個人的心願。這種願望,不是香港人獨有,「大陸人」也一樣,現在國家給與出入自由,他們也會抓住機會,為自己的家庭構建「安樂窩」。同為血濃於水的同胞,同為天父上帝所創造,人與人之間理應相親相愛,不應以歧視的目光看待別人。
香港樓價飆升,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令很多希望安居樂業的人,美夢破滅。顯示香港有一群貪得無厭的「炒家」,政府應制定法例,杜絕炒買炒賣的情形;例如非自住樓宇,買賣稅項和地產稅加倍、限制租金及加租幅度等。二手樓價飛升,與新樓訂價提高很有關係,政府應制止地產發展商謀取暴利,例如限制盈利不得超過成本的一倍,樓價自然會降溫。此外,趕緊建築公屋,仿效星加坡的成功模式──讓95%的公民「居者有其屋」;其中80%的家庭,居住在政府樓宇內。環顧香港人的居住難題,興建公屋刻不容緩,等候填海建地,遠水不救近火;政府應馬上啟用棕地及備用農地,趕緊動工建造大量公屋。若能如此,兩年之內即立杆見影,造福千萬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