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傳媒春秋) 抗日電影獲獎

2018年5月
◇ 老冠祥

《明月幾時有》以香港淪陷為背景,講述地下組織的抗日活動,它在剛落幕的香港電影金像奬,共獲得11項提名,勇奪5個奬項,包括最佳電影及最佳導演;而毛舜筠與古天樂,分別首奪最佳女主角及最佳男主角,許鞍華第六次奪得最佳導演。
中國大陸近期重新肯定,國軍在抗戰中的作用。去年公映的內地電影《捍衛者》,講述1937年的淞滬會戰,國軍第98師293旅583團3營中校營長姚子青,率全營陣亡的壯烈故事,是內地首部正面描述國軍英勇事蹟的電影。
以往,大陸觀眾熟悉的經典抗日影片《地雷戰》、《地道戰》和《鐵道游擊隊》,都是共產黨在農村領導的游擊戰。
台灣過去也曾拍攝一系列的抗日影片,其中以《英烈千秋》、《八百壯士》、《黄埔軍魂》、《筧橋英烈傳》最為經典。台灣著名演員柯俊雄,更善長飾演國軍英雄,他已於2015年去世。隨著社會變化,台灣近期拍攝的抗日電影,轉向以當地原住民抗日為題材,以「霧社事件」為背影拍攝的《賽德克·巴萊》便是代表作。
抗日戰爭,不論是從盧溝橋中日全面戰爭,爆發起計的8年,或是從「九一八事變」,以致東北淪陷的14年,都是中華民族史上悲壯的一頁,讓國人永世難忘。因此包括電影在內的諸多媒體作品,成為經常出現的主題,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教育的重要媒體。
同樣,以色列民族跟中華民族一樣,都是很重視歷史的民族,對歷史上民族的一些重大經歷,常常成為作品的題材,例如回歸;不論是以色列人出埃及,還是被擄後回歸,或是二戰後的復國,都一直激動這個民族,成為民族奮進的動力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