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聽八方: (人間有情) 有捨才有得

2018年4月
◇賴子通

狗年正月初七人日,約20名來自百佳的義工,一早已到深水埗「惜食堂社區中心」為一眾基層長者製作熱飯餐。食堂負責人Esther叫義工「加多雙筷」,因她昨天收到通知,謂有神秘「義工」想跟老友記吃飯。

正當老友記們準備入座時,神秘「義工」突然現身,笑口盈盈向長者恭賀:「大家身體健康,萬事順心如意!」長者們既詫異又興奮,原來神秘義工正是香港無人不識的李嘉誠。他坐在長者當中,吃著榨菜肉絲扒豆腐、雲耳杞子浸時蔬。材料都是來自各區市場、超市、凍肉公司的剩食。他把白飯一粒都吃清,吃得滋味,笑稱過去數餐他只吃麥皮,今天有三餸一飯,能夠和長者一起吃十分愉快,也笑指自己快將成為「90後」。李嘉誠不單只帶來水果及白米,讓長者帶回家享用,並且派發千元大利是予義工,鼓勵他們繼續服務社會,又即席捐出1000萬港元予惜食堂,以便擴展社區服務。

李嘉誠深諳割捨的哲學:捐獻是財富的割捨,豪門俯就普羅是身份的割捨,派大利是送水果白米是人情的割捨,吃麥皮和清茶淡飯是豐肴美食的割捨。真正的割捨並非為獲取而給予,割捨是放下,是顧念,是分享,是雙贏,是給予,是幸福 --「施比受更為有福」。

在街角或商場的臨時攤位,常有撈金魚遊戲的攤檔。小朋友拿著紙網,見魚就追,呵呵大樂。但不消三五分鐘,紙網破了,魚財兩失。相熟的老闆悄悄告訴我撈金魚的秘訣:先把紙網用牙籤戳破一個小洞,水的阻力有了合適的出口,網子就不容易弄破,可以撈得更多的金魚。這不正是「想得更多,先要捨棄」的道理麼!

《羅馬書》說:「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耶穌上十架被釘死,衪受苦是「捨」己,卻使我等罪人稱義 (罪得寬恕,被宣稱無罪),「得」著新的生命。福音正是充滿著「捨與得」這種弔詭的張力。耶穌引領我們以嶄新的視野來看捨與得:「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耶穌正是落在地裡死了的一粒麥子,為此使千萬人得著新生命。捨執迷,得永生;捨名利,得自在;捨榮辱,得江山。可見捨棄並不是失,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