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梁言善語) 目不暇給

2018年1月
◇梁永善

最近經歷一件事引來很大的感受與反省,特此與讀者們分享。

公平與否

一九九零年購入一唐樓頂樓連天台,那時在該單位外及隔鄰單位外各已有一混凝土的儲物房,及後也在天台做了一日本製的「屋」,沒有窗只有趟門,全部用作儲物之用;數月前卻收到有關當局出信告之這是違法建築要拆除。當日購買時兩者均並沒違法,現今卻說違法,無奈地要拆除,但很多村屋的天台有不少僭建物,昔日林鄭月娥信誓旦旦要他們拆掉,卻遇到村民強力反抗而作罷,至今再沒有任何行動對付之;又有不少富豪霸佔官地但政府沒有積極採取相應行動,然而一些無力反抗的「個體戶」卻被「開刀」,這是否公平呢?執行法紀是無可厚非,但同一規例卻因人而異有不同的對待,只會使市民反感。可悲的是近幾年我們見到不單在政治、甚至民生上也有不同的傾斜度,這只會使市民、特別是覺得被不公平對待者的反感。

無奈放棄

因要拆除儲物房及櫃,當中有很多東西被迫要放棄、拋掉,如當年讀書時一些功課、文章、手稿,這些真是「雞肋」仍要放棄。另一些較大掙扎的是多年前肢體給我的生日咭、書籤或謝咭等,這是寶貴的;近年別人給我這些東西已經用電腦掃描存於不同的文件夾中,但數十年前未有此技術故儲下來,現今只有無奈放棄。
最大的困擾是由中學至今的數十本相簿,當中有在學時的相片、談戀愛、結婚及家庭生活照等,這帶給我無限的回憶,絕不能放棄,故特意買一部素描器待日後逐一素描存入電腦中。那些照片只是引發我們回憶的媒介而已,相信將美麗的景像存入腦中才是最寶貴。

目不暇給

「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12:12下),三十一年前服侍的教會較舒適,工作量不多且有不錯的薪酬,故當時買了不少書,包括一系列的偵探、推理小說,還有幾套漫畫、雜誌等,大部份連封套也未開,這些書刊也有六、七箱,也是等待日後有機會才看,但相信仍要等好一段時間才能享用!
這給我另一感受,近年可在智能電話看到劇集、電影,還有一些機頂盒內有不同的電影、電視節目重溫,這給我們很多的選擇,真的可用「目不暇給」形容,「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傳1:8下),亦因此甚至使家人之間的關係及與神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因家中已不再爭看電視了,家人各自各精彩,故我們要醒覺,免得被這些東西破壞彼此間應有的關係。
我無奈地再花數千元購另一「合法」的儲物櫃放置那些相簿、DVD、CD及雜誌、小說、書刊,但不知甚麼時候才可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