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梁言善語 死之感

2017年12月
◇梁永善

筆者十一月初在雲南有五天的事奉,回港後一連三晚負責或參與了三個喪禮,當中帶來很大的感受。
第一個安息禮是一位已信主的婆婆在醫院病危時想洗禮,但指定要我負責,惟因要負責一教會講道故未能應邀,雖然如此其遺願也是希望由我負責她的身後事。其實我不認識婆婆,原來她常看我在電視的演出或講道,對我有好感,故希望我能為她負責安息禮,因此我便承擔此事。這給我想到:當我們事奉神時未必能看到即時果效,但只要我們盡力,神必使奇妙果效發生。

第二個參與的喪禮是一位已移民澳洲的弟兄,其駕的士的父親健康出問題而發生意外,入醫院後起初仍似乎沒有甚麼大礙,豈料一天後離世,他離世時弟兄正從澳洲乘機回港,可惜未能見父親最後一面,我也感到心痛,及後即約見他們一家作出安慰。因死因有問題,起初預計要很久才可以出死亡証,但意外地竟能在11月5日舉行喪禮,那天晚上我出席該喪禮作出安慰。我們在堂外和他們一同禱告,他母親對信仰也有興趣,她亦答允出席稍後上水堂的佈道會。

弟兄的父母與姐姐一早已訂了機票於11月中往澳洲探望他們並遊玩,豈料卻天人相隔,他母親與姐姐仍會前往,希望能藉此散心。此個案給我體會聖經的教導,我們雖有很多計劃,但其實有誰對生命有把握,那些計劃必能實踐?故必需為永生作打算,「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做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雅4:13-15),願我們珍惜現今所擁有的及與家人的關係。

第三個負責的安息禮是一位疼愛的九龍灣堂肢體,其父親在睡夢中離世。感恩是一個月前曾往探訪他,為他禱告,我們還一同午膳,那時他仍是精神奕奕、談笑風生,怎料竟會在無預兆下撒手塵寰。這給我很深的感受──要好好把握事奉機會免得一天想服侍的人已無機會給我們服侍。

豈料當前往殯儀館途中收到另一位會友告之其父剛在醫院離世,及後定於11月26日晚上舉行安息禮,那晚在同一殯儀館有兩個安息禮需負責。正因我面對不少死亡事件,故我更珍惜每一天,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以致一天若離世時回望能如我所願「抵死有餘」──即因善用時間而無憾今生。更會珍惜彼此間關係,不會將不開心的事存於心中,免得「抱恨而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