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耶穌論語 知性之謙,或德性之謙?

2017年12月
◇姚錦燊

老子《道德經》15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白話意譯:上古之時,那些善於治理國家的都是微妙圓通、胸懷深的人物,不易被人理解。正因為不易理解,所以我也只好從外面勉強去說說他們的特點:一、謹小慎微,認真得像在寒冬渡河。二、提高警覺,好像常有強敵環繞。三、恭敬拘謹,好像身在異地作客。四、無拘無束,好像冰雪慢慢溶化。五、稟性敦厚,像一塊未雕琢的木頭。六、謙沖寬宏,像一片幽虛的山谷。七、氣貎渾然,像一潭混濁的泥水。但是誰能使混濁止靜而又逐漸清澈?誰能使僵固的土地展現生機?只有那些得道的人才能夠,因他們不自滿,順其自然,不求自己的成功。

「古」時候是一個假設講法,老子並不是要追溯至哪一個朝代,或講述哪一位歷史人物。「士」是那些輔助國君的人,即今日所說那些服務建制的知識分子。本章描寫治國者的理想表現。41章又說,士可分為上士、中士、下士,即上等、中等、下等三種,本章所寫的,應是上等之士了。

上士應有七種表現,在辦事時流露出一派的愼恐慎懼、謙虛退讓、隨順自然。他的外表雖不顯赫,但在動靜轉換之際,卻能凡事緩慢處理,循序漸進達到目標,此乃因為他也是一個得「道」之人,心胸廣闊,稟性純樸(我民自古相信,治國成功者必先得道),文末一句「保此道者」,無形中已轉換了角度,由治國談論修道。

「渾兮其若濁」,即得道者在「渾濁」世間,外表難免渾濁,但是優秀一直保留。他能夠「濁以止,靜之徐清」,是因為濁水經過靜止便會慢慢清澈。「安以久,動之徐生」,形容僵固土地經過滋養,會漸現生機。修「道」的功夫,能使事物慢慢發生改變。

但是怎樣去完成呢?老子所教的方法是「不盈」:「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4章又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不盈即不求滿溢,即永遠保持謙虛,對生命虛懷。老子喜歡用一個「谷」字來形容不盈,因為谷是虛的。

但將謙虛作為修道的入門,只是一種「知性」選擇,是人在面對環境改變時自保或治事的「方法」:因為萬物發展的規律,就是不斷地重複「盈」和「虛」變化的現象,盈滿之後會虛缺,虛缺之後會盈滿,所以人們若想破除盈虛的煩惱,最徹底的方法就是始終不去求盈,便可永遠避開了《易》所說「亢龍有悔」的處境。世途險峻,治國者須「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不求快,不求多,也不求短暫成效,這些行動是保持「不盈」的方法。

如此看來,老子所倡議的謙和愼,始終只是知性的應世方法,多於是尋求發展人類本有之「德性」。
求道之人,怎能從知性之謙,達到德性之謙?

聖主耶穌降世為人,就是德性之謙的全面彰顯:「他形質上本是屬上帝的,卻不以自己與上帝平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反而將自己傾倒出來,取了奴僕的形質,成為人的樣式。既在形態上現為人的樣子,就卑抑了自己,成為聽從的、以至於死,並且是十字架上的死!」

基督的「謙」怎樣展現?一、降世前,他並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平等的地位。二、降世時,他倒空自己,取了人身,變成一個毫無能力、毫無地位的人物。三、在世時,他接受人世間種種卑屈的待遇,甚至被人在十字架苦虐至死,如同奴隸。

所以聖主耶穌教門徒:「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要來……跟我學。」基督之謙,是利他救世的精神,老子之謙,是自保和治世的方法。

[讀者互動]問題:你同意基督所彰顯之謙,高於人世間所崇尚的應世之謙嗎?請將答案寄回或傳回本報,即贈《耶穌論語》(耶穌談話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