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社論) 說話的藝術

2017年9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梁家如、伍志婷、袁素萍、李懿、陳泳薇及周簡艷珍

言語的威力,不容忽視。「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社會安寧、國運興衰,通通與言語掛勾。「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明言語與個人禍福攸關。有道:「東西可以亂食、話不可以亂說」,可見慎言比慎食更重要。吃錯了東西,只壞了自已的肚腹;但說錯了話,卻會傷害別人,甚至令天下大亂。

既然言語這麼重要,學習怎樣說話,本應列為人生要事。但很多人卻從來沒有這個觀念,反正天生就有一張嘴,開口發音就說話,管他「放毒草」還是「放鮮花」。香港言論自由,因此出了很多「大隻講」,「喺又講、唔喺又講」。怪不得有些漫畫人像,嘴巴張得大大的,再加個「大聲公」話筒,腦瓜兒卻不見了。這豈不十分諷刺?當然,沒有人想自己只有嘴巴、沒有腦袋,但說話如不經大腦,就成了天花亂墮、口不擇言。

《箴言》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合宜的話是金石良言,能發人深省、啟迪智慧;而說話與智慧,有很大的關係。言語表露出個人的修養、才智和品德;因此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名言名句,教人如何說話。若得著其中的精髓,必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在此,請看一些名人佳句,學習如何說話(為了節省篇幅,也為行文流暢,在此不列作者之名):

「言語是心靈的圖畫」、「言辭是行動的影子」;「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瞭解你」。「舌頭表露出的心境狀況,不下於表露出身體的狀況」。「語言作為工具,對於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最好的思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一切學問都沒有速成的,尤其是語言」。

「言語本應是思想的僕人,但卻往往變成思想的主人」。「人有兩耳雙目,只有一舌,因此應多聽多看少說話」。「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智慧人的口說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滅自己」。因此,「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別人說話」。「在要說一些事之前,有三件事要考慮:方法、地點、時間」。「話不像話最好不說,話不投機最好沉默」。「你若不說話,不會有麻煩。你若開了口,就得有才幹。」

「說話是銀,但沉默是金」。「急不擇言的病源,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只有認識透徹的時候,才能說出清晰、有力的言語;只有在感情激越的時候,才能說出新鮮、感人的言辭」。「簡潔的語言是智慧的靈魂,冗長的語言是膚淺的藻飾」。「嚴厲的話像燒紅的鐵,深深地打下烙印」。「語言是最危險的武器;刀劍的傷口,要比語言刺傷的口容易治愈」。「回答柔和,使怒氣消退;言語暴戾,觸啟爭端」。「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在此,誠願讀者「口說智慧言語;心想通達道理」。您智慧的舌頭,成為醫治人的良藥。